[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变电站动设备带电状态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7087.3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郑健;王媚;袁成;谈雪晶;陈锦华;陈宁;林俊;王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北京皓海星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02 | 分类号: | H02B15/02;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模型 变电站 设备 带电 状态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变电站动设备带电状态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数据并建立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2)根据变电站动设备监测点获取变电站动设备的运行参数,并通过三维模型开发平台将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和变电站动设备的运行参数相结合;3)根据变电站动设备的运行参数和配电网的拓扑模型判定动设备的带电状态;4)将带电状态和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在现场的三维终端立体显示出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经济效益好、工序少、简单易用、准确直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变电站动设备带电状态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我国对于变电站动设备通常是采用现场检查与操作方式进行实体的展示,这样在操作方面就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单一性,而且对于设备维修人员只能在动设备现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无形之中就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另一方面,对于变电站动设备也存在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不能进行再现,同时考虑到电网的运行方式多变,不同的运行方式决定了设备的带电状态,尤其是设备内部部件的带电状态,而设备内部部件的带电状态直接关系到检修人员的人生安全,对设备部件的带电状态的误判是造成检修工作人生伤亡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对电网设备内部部件进行管理,更不能提供设备内部部件的带电状态信息,更不能直观、形象、智能化的为设备运维检修人员提供操作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经济效益好、工序少、简单易用、准确直观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变电站动设备带电状态显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变电站动设备带电状态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数据并建立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
2)根据变电站动设备监测点获取变电站动设备的运行参数,并通过三维模型开发平台将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和变电站动设备的运行参数相结合;
3)根据变电站动设备的运行参数和配电网的拓扑模型判定动设备的带电状态;
4)将带电状态和变电站动设备的三维模型在现场的三维终端立体显示出来。
所述的动设备包括开关、刀闸和信号灯。
所述的三维模型开发平台包括3DMAX、GIS和BIM开发平台。
所述的变电站动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动设备的电流值、动设备外壳阻值和动设备外壳温度。
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根据配电网的拓扑模型构建变电站动设备网络模型,变电站动设备网络模型包括变电站动设备间的连接关系、连通关系和变电站运行的实时状态;
32)根据变电站动设备网络模型和运行参数通过潮流计算获取多条变电站供电路径;
33)根据多条变电站供电路径划分变电站动设备带电区域,并将带电区域内的动设备的带电状态信息发送到三维终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经济效益好:本发明避免了现场维修人员繁重的检测程序,通过手持三维终端即可获知变电站动设备的带电情况,能够能省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而节省经济的投入。
二、智能化的模拟,工序少,简单易用,速度快。
三、准确直观:通过将变电站动设备的带电状态结合三维模型直观的在三维终端上显示出来,为设备运维检修人员的维修工作提供了直观详细的指导,同时也提高了设备运维检修人员现场安装、运行、检修技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北京皓海星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北京皓海星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7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