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星级杂散光测试单元消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4979.8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燕;汪少林;程卫强;田华;崔伟;程静;马文佳;毕建峰;杨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樊昕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星级 散光 测试 单元 消光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星级杂散光测试单元消光器,主要由外罩(1)、内部光阑(2)以及中央锥角的黑色玻璃反射器(3)组成,内部光阑处于外罩和黑色玻璃反射器之间,外罩内表面、内部光阑表面均涂以高吸收率消光黑漆,用于吸收进入消光器的光线。本发明在最小化遮挡光学载荷入射照明的前提下,能够达到较优的消光比,实现了整星级地面杂散光测试中暗目标模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整星级杂散光地面测试暗目标模拟的单元消光器。
背景技术
在轨运行的卫星,特别是运行于晨昏轨道的卫星,由于受太阳光照等的影响,载荷视场范围内辐亮度动态范围大,同一载荷视场内亮、暗目标同时存在,暗目标会受多个视场内亮目标的串扰影响。基于常规“黑斑法”的光学系统杂散光验证手段,无法分析卫星本身造成的杂散光对载荷成像的影响。从整星角度出发进行杂散光的抑制与验证,需要提出一种对背景入射照明有较小遮挡和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暗目标模拟的消光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星级杂散光测试单元消光器,对背景入射照明有较小的遮挡和影响,解决了整星级杂散光测试中暗目标模拟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星级杂散光测试单元消光器,主要由外罩、内部光阑以及中央锥角的黑色玻璃反射器组成,内部光阑处于外罩和黑色玻璃反射器之间,外罩内表面、内部光阑表面均涂以高吸收率消光黑漆,用于吸收进入消光器的光线。
所述外罩结构为圆柱形,载荷对准面开口为圆形,圆心位于单元消光器的载荷对准面中心。
所述内部光阑由一系列的环形光阑构成,环形光阑内径与外罩开口尺寸相同,环形光阑圆心与外罩开口圆心共轴。
所述黑体玻璃反射器为锥体结构,锥体顶点与外罩及光阑开口圆心共轴。
所述外罩载荷对准面和内部光阑实现对外部入射光线视场角的限制。
所述单元消光器入射到载荷视场的光线,由黑色玻璃反射器锥体表面反射后进入。
所述单元消光器,外罩和内部光阑的开口直径,以及外罩的几何尺寸设计,在满足出射角度的限制要求的同时,能够优化消光比。
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简单,能够实现整星级杂散光测试的暗目标模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元消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元消光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元消光器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的整星级杂散光测试单元消光器包括:外罩1、内部光阑2以及中央锥角的黑色玻璃反射器3,内部光阑处于外罩1和黑色玻璃反射器3之间,多个光阑等间隔排布,外罩1内表面、内部光阑2表面均涂以高吸收率消光黑漆,用于吸收进入消光器的光线。
外罩1结构为圆柱形,采用铝蒙皮材料,外罩开口为圆形孔;
内部光阑2为一系列的环形光阑,光阑内径与外罩1开口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4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