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曝气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沼液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4792.8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彪;董仁杰;鲁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人工 湿地 深度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强化曝气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沼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上下连通的沼液固液分离及液态沼液深度处理两个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沼液固液分离处理单元由污泥层(5)和第一填料层(6)上下两层组成,污泥层(5)上种植能源植物,待处理沼液由进水泵(1)通过布液管道(2)均匀分布到人工湿地表面;下部沼液渗滤液深度处理单元由第二填料层(7)和砾石层(8)组成,该处理单元底部布置布气管道(4),通过气泵(3)往人工湿地底部间歇曝气,布气管道(4)同时用作系统排水管道,尾部连接出水口阀门(10),出水口(9)上抬,与第二填料层(7)顶部齐平;所述沼液渗滤液深度处理单元底部布置了具有排水和曝气双重功能的多孔管道(4),在系统曝气阶段,曝气管道末端阀门(10)自动关闭,曝入空气会均匀分布至整个人工湿地床中,在非曝气阶段曝气管末端阀门(10)自动开放,渗滤下的沼液可以自动排出人工湿地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沼液固液分离与沼液渗滤液深度处理结合为一个整体,充分利用湿地基质、微生物及植物及协同作用实现对沼液中沼渣的截留及沼液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所截留沼液中的沼渣逐渐累积形成污泥层(5),经过长期充分的矿化分解,属于良好的有机肥,可用于还田施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固液分离处理单元基质处于非饱和状态,其良好的氧环境可以加速沼渣脱水矿化和水分蒸发速率;沼液渗滤液深度处理单元基质长期处于淹没状态,保证了湿地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沼液的处理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固液分离处理单元利用填料截留沼液中的悬浮沼渣,并利用种植的能源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加速截留沼渣的水分流失,提高沼渣的脱水和矿化速率;同时,植物根系在自然风作用的机械运动下可协助构建水力通道,促进沼渣矿化及沼液渗滤进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地床底部管道(4)曝气不仅能将大气中的氧气强化引入人工湿地床体中,改善人工湿地氧环境,同时可以加速沼渣脱水矿化和水分蒸发速率,并维持较好的沼液渗滤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6)、第二填料层(7)和砾石层(8)分别采用不同粒径基质,第一填料层(6)采用粒径较小的基质保证了系统对沼液中沼渣的截留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下部深度处理单元的堵塞;第二填料层(7)采用粒径稍大的基质,既能减缓人工湿地堵塞,又能为微生物提供充分的附着面,保证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效果;砾石层(8)采用粒径较大的砾石,防止污泥、微生物堵塞人工湿地底部,保证经深度处理后沼液顺利通过布气管道(4)排出人工湿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底部构建防渗膜(11),防止沼液渗入土壤后造成周围土壤或水体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47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