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3709.5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6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古田信治;穗谷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体 排出单元 引导部件 排出通道 排出口 装置主体 图像形成装置 按压部件 排出 按压 金属板材料 基准电位 噪声干扰 静电 加强框 排出辊 导通 图像 上游 覆盖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能提高排出单元的刚度并能防止因静电造成的噪声干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排出单元,安装于装置主体,具有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形成将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引导到薄片体排出口的排出通道;排出辊,设置于排出单元的薄片体排出口的附近,将排出通道内的薄片体从薄片体排出口向外部排出;按压部件,在比薄片体排出口更靠薄片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安装于引导部件,从引导部件向排出通道突出,接触并按压通过排出通道的薄片体;加强框,由金属板材料构成,与装置主体的基准电位部导通,在覆盖引导部件中安装有按压部件的部分的状态下,通过与排出单元一起固定于装置主体能增强排出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出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排出单元将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从薄片体排出口向外部排出。
背景技术
按照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为公众所知。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装置和排出单元等。定影装置使转印在打印纸等薄片体表面的调色剂像熔融并定影在薄片体上。排出单元设置于比定影装置更靠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下游。排出单元内部具有排出通道,定影有调色剂像的薄片体通过所述排出通道,从规定的薄片体排出口排出到外部的托盘。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薄片体和感光鼓之间产生电场,利用该电场的电位差,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上。此时,由于薄片体被放置于所述电场中,所以薄片体产生正极性或者负极性的电荷。另外,薄片体在输送通道中输送的过程中,由于薄片体与输送引导面的摩擦,薄片体产生正极性或者负极性的电荷。这样,电荷在物体上产生的现象称为带电。如果打印纸等由绝缘物构成的薄片体带电,则产生的电荷不流动,作为静电蓄积于薄片体。薄片体在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之前与输送引导面接触受到摩擦。因此,薄片体所带的静电的带电量在即将从薄片体排出口排出之前变为最大。因此以往,在薄片体排出口的附近设置有用于从薄片体去除静电的除电刷等去除电荷部件。
另外,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用于赋予薄片体韧性(也称为“刚性”或者“刚度”。)并将其排出。按压部件设置于排出单元的排出通道,具体地说,设置于排出通道上的排出辊的附近。按压部件通过与薄片体接触并按压薄片体,使薄片体弯曲。由此,能够提高薄片体排出时的刚性,其结果,能够防止排出后的薄片体立即下垂。
另外,以往以来既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又能确保刚度的框架构造已为公众所知(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以来,强烈希望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低价格化,并正在推进排出单元的小型化。另一方面,期望能够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薄片体的尺寸增大,近年来,能够在A3尺寸的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为公众所知。
但是,在排出辊由金属轴支承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薄片体在到达去除电荷部件之前,在金属轴和薄片体之间产生静电放电。另外,不限于所述金属轴,在以向排出通道暴露的方式设置金属框架或螺丝等导电部件的情况下,有时薄片体的静电对这些导电部件放电。尤其是,在设置有所述按压部件的结构中,由于按压部件积极地与薄片体接触,所以由于该接触摩擦导致带电,使薄片体以及按压部件的双方的静电带电量显著增大。因此,刚刚通过按压部件之后的薄片体,静电带电量变成最多,处于容易产生放电的状态。另外,由于按压部件也带有静电,所以当下一个薄片体靠近按压部件时,存在有在按压部件和薄片体之间产生放电的问题。在薄片体排出口附近的静电的放电,不仅影响装载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设备,也是引起使外围设备误动作等噪声干扰(ノイズ障害)的原因。另外,如果一方面排出单元的小型化正在进行,而另一方面实现能够形成图像的薄片体的尺寸增大,则排出单元在宽度方向上成为细长的形状,排出单元的刚度下降。因此,期望排出单元的小型化和刚度提高同时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排出单元的刚度并且能够防止因静电导致的噪声干扰的图像形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3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处理盒
- 下一篇:电源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