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垃圾容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03026.X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斌;陈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亚楠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B65F1/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垃圾 容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垃圾容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一般会放置垃圾桶或垃圾箱,以便乘客放置垃圾,保持车内的整洁,普通的垃圾桶放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容易倾倒,目前,大多采用固定在车身上的垃圾箱,垃圾箱上部设置有一个箱盖,投掷垃圾时,需先将箱盖打开,不便捷,并且乘客在打开箱盖后容易忘记盖上箱盖,使得垃圾箱内的异味进入车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盖能够自动打开和关闭的车载垃圾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垃圾容纳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及控制模块,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盖板和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一盖板的开启动作,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二盖板的开启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包括两个并分布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包括两个并分布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沿着所述外壳的顶部的水平方向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具有用以驱动该第一盖板作开启或关闭动作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盖板具有用以驱动该第二盖板作开启或关闭动作的第二驱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感应乘客投垃圾的动作,并自动通过与上述红外传感器通信的控制模块来触发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开启动作,从而选择性地开启用以盛放有机垃圾的第一容纳空间,或开启用以盛放无机垃圾的第二容纳空间,并且在没有感应信号时保持上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关闭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开启车载垃圾容纳装置的功能,并且有效地实现垃圾分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垃圾容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垃圾容纳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载垃圾容纳装置10,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及控制模块(MCU),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盖板11和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一红外传感器112,所述第二盖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二红外传感器122,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12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一盖板11的开启动作,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22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二盖板12的开启动作。
进一步地,该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12、114,并分布于所述第一盖板11的两侧,该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22、124,并分布于所述第二盖板12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11和所述第二盖板12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10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11和所述第二盖板12沿着所述外壳的顶部101的水平方向开启,从而可以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11具有用以驱动该第一盖板11作开启或关闭动作的第一驱动器110,所述第二盖板12具有用以驱动该第二盖板12作开启或关闭动作的第二驱动器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感应乘客投垃圾的动作,并自动通过与上述红外传感器通信的控制模块来触发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开启动作,从而选择性地开启用以盛放有机垃圾的第一容纳空间,或开启用以盛放无机垃圾的第二容纳空间,并且在没有感应信号时保持上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关闭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开启车载垃圾容纳装置的功能,并且有效地实现垃圾分类。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亚楠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亚楠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3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