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脉血管剥脱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2389.1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血管 剥脱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血管剥脱器及其剥脱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的一种血管疾病。目前,一般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常规的大隐静脉血管剥脱器用法为,在手术中,在大隐静脉近端切口,将剥脱器自大隐静脉远端插入管腔送至近端,由近端向远端推进,无法继续推进时在远端切口,暴露并切断静脉,在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引出待剥脱的静脉,然后慢慢拉出,剥脱整个大隐静脉主干,这种方法沿大隐静脉逆向推行,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静脉瓣、病变血管等障碍物或因为血管曲张太厉害会造成插入不畅,无法顺利将剥脱器自远端送至近端,中途需增加切口引导剥脱器上行,重复同样手术过程,增加病人痛苦、医生劳动强度与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血管剥脱器及其剥脱方法,可高效的进行静脉血管剥脱。
本发明完整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静脉血管剥脱器,包括导管,导丝,所述的导管为可抗一定压力的中空管,导丝位于导管内且可以在导管内行走,导丝的末端连接圆台体,圆台体通过螺纹连接圆柱体帽,所述的圆台体和圆柱体中间有一贯通的孔道,其间可以通过导丝。
所述的导丝为2-3根,所述的导管内具有引导导丝行走的引导槽,所述的导丝直径d0,引导槽内径d1和导管内径D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A为取值为1~2.5的常数,式中d0,d1,D的单位为毫米。
所述的引导槽位于导管的不同位置。
所述的引导槽在导管内成轴对称设置。
一种利用上述静脉血管剥脱器进行静脉血管剥脱的方法,手术时,首先把导丝引出,在血管腔内走行,自大隐静脉起始端送至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再顺着导丝走行导管,将导管沿导丝送入大隐静脉主干管腔,待导丝就位后把剥脱器头端拧紧固定于导管上,最后一起连血管剥脱出来。
当第一导丝出现难以走行时,采用第二导丝继续进行走行。
当第二导丝出现难以走行时,采用第三导丝继续进行走行。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采用导丝引导导管走行,提高了引导剥脱的成功率,同时多根导丝位于导管的不同位置,解决了单根导丝出现弯曲变形后无法继续引导的问题,同时,采用合理的导丝,导管,引导槽内直径关系,既提高了引导成功率,又使得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剥脱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剥脱器纵截面图。
图中:1为导管,2为导丝,3为圆台体,4为圆柱体帽,5为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静脉血管剥脱器,包括导管1,导丝2,所述的导管1为可抗一定压力的中空管,导丝2位于导管1内且可以在导管1内行走,导丝2的末端连接圆台体3,圆台体3通过螺纹连接圆柱体帽4,所述的圆台体3和圆柱体帽4中间有一贯通的孔道,其间可以通过导丝2,
所述的导丝为2-3根,所述的导管内具有引导导丝行走的引导槽5,所述的导丝直径d0,引导槽内径d1和导管内径D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A为取值为1~2.5的常数,式中d0,d1,D的单位为毫米。
由于导丝的直径较细,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因而在走行过程中,遇到血管曲张太厉害会造成插入不畅时,容易使导丝的前端弯曲并产生变形,产生变形后的导丝无法继续向前引入,此时可采用第二根导丝继续向前走行,第二导丝在导管中的位置与第一导丝不同,可避免在相同的位置继续出现变形,如果第二根导丝仍出现变形后,可采用第三根导丝继续走行,第三导丝在导管中的位置与第一、二导丝均不同,可避免在相同的位置出现变形,引导槽设置在导管内,可成轴对称设置,用于引导各导丝在导管不同的位置走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未经烟台毓璜顶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2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自动捆扎与静脉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的超声波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