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饭煲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0465.5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李宗亮;黄海涛;胡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认华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煲 热效率 测定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饭煲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包括电饭煲内锅材料的比热对温度的函数的测定、蒸馏水的比热对温度的函数的测定、电饭煲有效吸收热的相关参数的测定和电饭煲热效率的计算,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计算内锅材料和蒸馏水的比热对温度的函数曲线,采用定积分的计算方式得出内锅材料和蒸馏水在不同微段温度区间吸收热量的总和,来计算电饭煲的热效率,本发明采用了定积分的处理方式,修正了比热容采用常量所带来的误差,使得热效率更加接近实际值,能有效降低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热效率测定计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家用电器生产和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通过制定和实施能效标准、推广能效标识制度来提高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促进节能技术进步,进而减少有害物的排放和保护环境。我国于2008年10月20日颁布了GB12021.6-2008《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1],该标准于2009年6月1日实施。根据发改委、质检总局、认监委联合于2009年10月26日发布的2009年第17号公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五批)》和《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自2010年3月1日起,新生产出厂的自动电饭锅产品均需要有能源效率标识。这就意味着,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自动电饭锅产品,均应通过相应的能效检测与备案。因此,精确测定自动电饭锅热效率值,保证电饭锅能源效率检测结果的正确可靠,是国家实施能效等级,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保障。
热效率的计算为有效吸收热与输入的总能量之比,有效吸收热的测定和计算方式有很多种,在计算物质吸收热量时一般采用Q=CmΔt。按GB12021.6-2008中A.2.1条款所述方法,先用称重法向内锅加水,达到内锅额定容积的80%,将J型热电偶穿过锅盖并将测温点固定在内锅圆心,距锅底12mm处,以符合标准要求的内锅中心Ф50mm的圆柱体内,距锅底的距离为10±5mm处。读取初始水温t1后,按标准要求开机工作,当内锅水温升到90℃时,切断电源并读取耗电量E,随后记录内锅中水温的最高值t2,按标准提供的公式Q=CmΔt计算有效吸收热量值,然后计算热效率。
在该计算方法中,比热容为常量,但实际上,比热容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水的比热容常压25℃时为4.2kJ/(kg·K),200℃时为4.4kJ/(kg·K),原有的计算方式会带来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旨在使计算出的热效率更加精确,降低误差。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饭煲热效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包括电饭煲内锅材料的比热对温度的函数的测定、蒸馏水的比热对温度的函数的测定、电饭煲有效吸收热的相关参数的测定和电饭煲热效率的计算:
所述电饭煲内锅材料的比热对温度的函数的测定采用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已知比热容的标样进行相对法测定比热容的差示扫描量热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获取标样的重量m标样、内锅材料的重量m锅、在绝对坐标下基线测量的DSC信号-DSC基线、在绝对坐标下标样测量的DSC信号-DSC标样和在绝对坐标下内锅材料测量的DSC信号-DSC锅;再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内锅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制得内锅材料的比热对温度的函数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认华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认华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0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