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发酵菌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0150.0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陈磊;滕建文;韦保耀;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覃现凯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发酵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菌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微生物学与食品加工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传统农产品,历史悠久。按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氧化程度可将其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半发酵茶有乌龙茶类,全发酵茶包括红茶和黑茶两大类。发酵茶品质特征的形成离不开茶叶中自身酶系和微生物分泌酶系的作用。茶叶的后发酵一般是微生物分泌酶系作用的结果,例如黑茶中茯砖茶、六堡茶的陈化,红茶菌的培养等过程。
茶叶产品的后发酵阶段不尽相同,以黑茶和红茶菌为例,红茶菌的培养属于严格灭菌后,接种乳酸菌、醋酸菌等菌种液态发酵而成,而黑茶陈化阶段属于固态、无严格灭菌的自然发酵。严格灭菌后的红茶菌品质控制更便利,不易出现杂菌污染的问题;但无严格灭菌、自然发酵的茯砖茶、六堡茶在后期陈化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的影响,发酵过程不稳定,很难控制与规范,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往往会出现茶叶中心“泛白”、“烧心”、“碳化”等不良现象,这些可能和细菌、酵母或者其他霉菌的作用结果有关,因而,我们需要通过调节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茶叶的水分活动来抑制杂菌的生长,促进目标菌群的快速繁殖,利于茶叶后发酵快速、稳定的进行。
陈化良好的黑茶都会表现出有益菌群的优势,如金花六堡茶和茯砖茶中的散囊菌。研究表明,散囊菌菌丝体富含15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且散囊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水解酶可以氧化或分解原料中的多酚类物质、淀粉、果胶等物质,改善茶叶原有的苦涩味较重等的缺点,提高了茶叶品质。此外茶叶中脱镁叶绿酸酯a、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的含量与散囊菌数量呈紧密正相关,原因可能与其代谢活动有关。此外,散囊菌分泌的胞外多糖等物质还具有降脂、抗肿瘤细胞活性、促消化等作用,若长久饮用此类茶叶产品,对调理肠胃、促进消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体质及延缓衰老等大有裨益。
在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制茶工艺中,目前世界上仅有黑茶加工采用了散囊菌自然染菌发酵的工艺,也只有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绿茶、红茶等茶叶都未实施后发酵工艺,没利于有益的散囊菌。同时在黑茶加工领域,虽然已可生产出发金花的黑茶,但由于仍然采用自然环境进行固态发酵,产业上仍然难以做到全年稳定发花,即便是技术成熟的老茶厂,其产品也不尽理想,缺乏稳定性。虽然已有部分专利和文献对黑茶发“金花”的工艺进行了报道,包括散囊菌纯种接种、调节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发酵温度等,但针对开放式的固态发酵工艺,如何控制杂菌,促进散囊菌的生长并形成发酵优势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发明人通过研究确定了控制茶叶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状况的关键因素包括茶叶的水分活度、温度和原始散囊菌数量等,而相关的条件则包括发酵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控制上述各条件,抑制了开放式固态发酵茶叶中的细菌、酵母和其它霉菌,从而达到了促进散囊菌发酵和稳定性制备后发酵茶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通过调节茶叶水分活度,确定人工接种散囊菌数目以及后发酵阶段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来达到利用散囊菌促进茶叶后发酵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发酵菌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10~20g茶叶放入三角瓶中,用营养液将茶叶的水分含量调节至50~90%,再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三角瓶中茶叶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在无菌环境中用接种环挑取散囊菌菌落至三角瓶内茶叶中并摇匀,然后置于培养箱中进行第一次后发酵培养,培养箱中温度保持在23~28℃,培养3~5天后进行一次摇瓶使新长出的菌丝分布均匀,然后倾斜放置三角瓶使得三角瓶中茶叶铺开更大面积并且利于瓶内外气体交换,培养5~7天后,即可得到三角瓶菌曲;
(2)称取400~500g茶叶,用水将其水分活度调节至0.86~0.95,然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初处理茶叶;按照初处理茶叶:三角瓶菌曲=100:0.5~3的重量份之比混合均匀,并在混合后的茶叶上面覆盖润湿的纱布,再置于培养箱中进行第二次后发酵培养;在发酵的前4天,将培养箱中的温度保持在22~28℃,湿度保持在70~90%;然后将培养箱中的温度保持在22~28℃,湿度保持在60~80%;发酵5~7天后即可得到所述茶叶发酵菌曲,经过自然风干后置于干燥环境中保藏。
按重量百分比,步骤(1)所述营养液的组分为蔗糖15~30%,牛肉浸膏1~5%,其余为水。
步骤(2)所述水分活度范围为0.89~0.93。
所述散囊菌包括匍匐散囊菌、赤散囊菌、雪黄散囊菌、阿姆斯特丹散囊菌和冠突散囊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0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球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恒温恒湿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