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氮杂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9644.1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1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谭江红;穆广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0 | 分类号: | C07F7/10;C07D471/14;C07D519/00;C07D471/0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氮杂咔唑 衍生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氮杂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向有机发光材料注入电子和空穴,进而复合发光的一种现象。由此现象制备的物理器件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此类器件应用在显示和固态照明技术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超薄、自发光、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可制备柔性器件等诸多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一种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电致发光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在1936年由Destriau等人以ZnS粉末为发光材料观察得到(J.Chem.Phys.,33,587(1936))。到1963年时,由Pope等人采用蒸镀5nm的单层蒽作为发光层,制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在高达100V的电压驱动下,发出微弱的蓝光,第一次发现了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现象(J.Chem.Phys.,38,2024(1963))。但是由于其很高的驱动电压,极低的发光效率,相比于蓬勃发展的的无机材料技术,有机电致发光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直到1987年,由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人,将有机荧光材料以真空蒸镀的方式制成双层结构,在低于10V的电压小,获得了1%的外量子效率,大于1000cd/m2亮度的有机EL器件,使得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更具有实用的可能性,加快了有机光EL器件的产业化进程。至此,有机电致发光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咔唑基团由于其足够高的三重态、良好的空穴传输能力以及空间构型被广泛的用于OLED材料中。近期,由于咔啉结构中含有吸电子能力的吡啶环,在双极主体材料中以咔啉单元代替咔唑,增加了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引起了广泛的研究。Kwon和Choi等报道了一种新的咔啉基双极主体材料pBCb2Cz,外量子效率突破了20%,最大效率也达到了34.6lm/W(Chem.Commun.2013,49,6788)。由此,可以看出,发展新的基团尤其是电子传输基团,改善材料的电子传输性能,依然是制备高效OLED器件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双氮杂咔唑衍生物及其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的应用。
一种双氮杂咔唑衍生物,结构通式为AnL,其中:
L为桥联基团,选自C6-C6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4-C60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A为取代基,其结构式为:
n取1、2、3或4。
具体的,当n为1时,桥联基团L为:咔唑基联苯基、二咔唑基-N-三苯胺基、N-苯基咔唑基苯基、氧芴基苯基、硫芴基苯基、四苯基硅烷基、3,4,5-三苯基三氮唑基、1,2-二苯基茚基、1,2-二苯基菲并咪唑基或1,2,4,5-四苯基咪唑基、
具体的,当n为2时,桥联基团L为:苯基、联苯基、N-三苯胺基咔唑基、吡啶基、三联苯基、被两个苯基取代的含有三个或四个苯环的稠环芳烃基、N-苯基咔唑基、9,9’-螺二芴基、四苯基硅烷基、连四苯基硅烷基、苯磺酰苯基、连苯磺酰连苯基、1,2-二苯基咪唑基或
具体的,当n为3时,桥联基团L为:苯基、三苯胺基、1,3,5-三苯基苯基或三苯基均三氮苯基;
具体的,当n为4时,桥联基团L为:四苯基硅烷或四苯基甲烷。
优选的,具体桥联结构如下,但如此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下式所示化合物C001~C051,是符合本发明精神和原则的代表结构,应当理解,列除下列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氮杂咔唑衍生物的应用,用于荧光发光材料、磷光主体材料或电子传输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氮杂咔唑衍生物的另一种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至少有一个功能层含有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氮杂咔唑衍生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9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品领用及回收管理系统
- 下一篇:员工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