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血压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99247.4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邦普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血压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袖带/腕带(1)和主机(2);所述袖带/腕带(1)上设有内置定量气体的气囊(11);所述主机(2)包括传感所述气囊(11)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1)、通过挤压所述气囊(11)以改变所述气囊(11)体积的旋转机构(22)和用于控制所述旋转机构(22)运行以及接收并处理所述压力传感器(21)采集的压力信号的CPU控制模块(23);相比传统的电子血压计,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可直接通过改变气囊体积实现压力变化,无需气泵和电磁阀,且气路结构简单,使用更加方便,更易于携带,适用于穿戴式医疗观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所以,对于日常对血压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血压计都是使用无创测量方法,无创测量法可分为听诊法和示波法,但由于听诊法测量方法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一般由医生、护士使用,不适合家庭、个人进行血压测量。示波法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电子测量方法,其使用气泵对袖带进行充气加压,利用充气袖带压迫动脉血管,使动脉血管处于全开-半闭-完全闭阻状态,测量完成后,使用电磁阀进行泄气。
现有的电子血压计,其袖带/腕带内的压力变化往往是通过气泵和电磁阀对袖带/腕带充放气实现,结构复杂;此外,由于电子血压计,尤其是升压测量的电子血压计对气泵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所以气泵的质量直接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通过改变气囊体积实现压力变化而无需气泵和电磁阀的电子血压计,解决目前市场上电子血压计测量不稳定以及结构复杂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袖带/腕带和主机;所述袖带/腕带上设有内置定量气体的气囊;所述主机包括传感所述气囊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挤压所述气囊以改变所述气囊体积的旋转机构和用于控制所述旋转机构运行以及接收并处理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的CPU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气囊上设有气嘴;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气嘴传感气囊压力。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用于相对施压于所述气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彼此平行。
其中,所述主机还包括壳体;所述气囊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活动端夹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可通过电机或机械方式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旋转以挤压或放松所述气囊。
其中,所述主机还包括按键控制电路,所述按键控制电路与所述CP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CPU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主机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CP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显示人体血压测量数据。
其中,所述主机还包括与所述CP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通信模块,用于发送人体血压测量数据。
其中,所述CPU控制模块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并发送至所述CPU控制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对所采集压力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人体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压的测量值,实现人体血压的测量;测量完成后,通过所述旋转机构增大所述气囊的体积使之恢复到被挤压前的状态。
其中,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CP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为所述CPU控制模块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邦普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邦普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9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