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99204.6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2D25/08;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纯电动汽车具有经济、清洁等特点,但是受到动力电池比能量的制约,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较低,从而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推广。为了延长续驶里程,可以采用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方式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目前出于安全及实用的考虑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大多布置在车身地板的下部,并成为车身地板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动力电池不能与整车发生相对运动。此外,动力电池体积和重量都很大,所以要求动力电池快换装置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并且定位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
相关技术中,有的动力电池快换系统将无线定位模块布置在底盘上或者车身地板下面,位置较低,使无线定位模块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灰尘、水和一些异物的影响。为了使无线定位模块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需要对无线定位模块进行防水、防尘和外部防护设计,导致设计复杂、成本高,而且暴露在外面不易保证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的定位模块可以远离灰尘、水和一些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地板,所述车身地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电池支架;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架上;后隔壁,所述后隔壁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上且向上延伸以将位于所述后隔壁前部的驾驶室与位于所述后隔壁后部的后备箱隔离开;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后备箱内且与所述传感器相连以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对所述动力电池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汽车,通过将定位模块设置在后备箱内,可以有效将灰尘、水和一些异物与定位模块隔离开,从而可以有效保护定位模块,可以提高定位模块的工作环境,提高定位模块的工作可靠性和延长定位模块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隔壁包括:衣帽架横梁,所述定位模块固定在所述衣帽架横梁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位模块的两侧设置带有螺孔的安装板,螺钉穿过所述螺孔将所述定位模块固定在所述衣帽架横梁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位模块固定在所述衣帽架横梁的中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定位模块通过线束相连,所述后备箱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线束通过所述通孔从所述后备箱伸出到所述车身地板上以与所述传感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备箱和所述车身地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线束的固定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架的邻近所述后备箱的侧壁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位模块为无线定位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线束的布置线路图。
附图标记:
车身地板10;
电池支架20;传感器21;
后隔壁30;衣帽架横梁31;
后备箱40;通孔41;
定位模块50;安装板51;螺钉52;
线束60;固定点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可以包括:车身地板10、传感器21、后隔壁30和定位模块50。如图3所示,车身地板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电池支架20,传感器21设置在电池支架20上。动力电池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凸起,电池支架20上设置有与安装凸起配合的安装锁块,当安装锁块锁止安装凸起时,动力电池安装在电池支架20上,当安装锁块解锁安装凸起时,动力电池可以从电池支架20上拆卸下来。传感器21可以用来检测动力电池的位置,即动力电池是否安装到位,以及是否需要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9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