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9087.3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锋;梁海清;刘辉;周江威;蔡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9/04 | 分类号: | G03B9/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厚度 电磁式 光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监控镜头的光圈系统领域里,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光圈装置使用形式逐渐趋向大口径和超薄型发展,这样就可更多、更有效地控制光线透过镜头,从而达到控制镜头的通光量,保证镜头呈现的图面是最优的。大口径光圈装置在满足小口径光圈的可控前提下,更能控制通过更多的光线透过镜头;装置机械结构的厚度变薄后能更有效的保证镜头镜片之间的空间。但目前市场上大口径和超薄型的光圈装置尤其是电磁式光圈装置还很少见。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包括有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形成光路的光圈孔2,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两个能沿相反方向滑动以改变光圈孔2大小的叶片3以及通过自转而带动两个叶片3沿相反方向滑动的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拨杆4转动的拨杆驱动装置5,所述拨杆驱动装置5包括有与所述拨杆4固定连接的磁石7、缠有线圈使得能够驱动所述磁石7自转从而带动所述拨杆4转动的线圈架6。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7套在所述拨杆4上且与拨杆4外壁配合固定,所述拨杆4的轴心孔插有能随所述拨杆4、磁石7一同转动以减少转动摩擦力的定位轴8,所述线圈架6的内顶部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定位轴8的定位孔9。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6包括用于缠绕驱动线圈的驱动线圈安装部601和用于缠绕制御线圈的制御线圈安装部602,在所述线圈架6上还设有多个小孔603,所述小孔603内插有用于将所述驱动线圈和制御线圈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连接端子10。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架6外壁分别设有电路板插槽604、霍尔元件插槽605和磁柱插槽606,所述电路板插槽604、霍尔元件插槽605、磁柱插槽606内分别插有柔性电路板、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的霍尔元件11和能够在不通电时使所述光圈孔2处于关闭状态的永磁柱子12。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一体设有安装座101,所述的拨杆4及拨杆驱动装置5设在所述安装座101上,所述安装座101上扣接有相向设置的两块挡板14,两块挡板14上设有的半圆形缺口在相向设置时形成圆形安装孔15,所述的磁石7和线圈架6设在所述安装孔15内并伸出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通过孔内壁卡有套在所述线圈架6上的屏蔽套16。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6罩在所述磁石7上,所述线圈架6底部设有扣接固定于所述挡板14内的扣脚607,所述底座1内还卡扣有与所述线圈架6底部配合的线圈盖13,在所述线圈盖13上也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定位轴8的所述定位孔9。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4包括与所述磁石7内壁卡合固定的中央卡合圆台401和设在两端的驱动销402,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供所述驱动销402插入用于限制所述拨杆4转动角度的弧形孔21,在两个所述叶片3上设有供两个驱动销402从所述弧形孔21伸出后再插入以使两个所述叶片3作相反运动的条形孔17。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减少所述叶片3运动时摩擦的底座导轨18。
如上所述口径大、厚度薄的电磁式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叶片3的侧边缘均设有导向孔19,所述底座1上相应设有插入所述导向孔19内限制所述叶片3滑动的叶片挂钩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由两个线圈互相作用驱动拨杆转动从而带动两叶片沿相反方向滑动以调节光圈孔的大小,省略了电机及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简单,适合大口径、空间小的光圈结构。
2、本发明设置了定位轴,而不是将拨杆和磁石直接置于底座上,减少了接触面积从而大大减少了转动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1;
图2是本发明立体图2;
图3是本发明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光圈孔全开状态下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光圈孔全关状态下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9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