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材料磁化特性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98438.9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8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会;张苏;陈力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材料 磁化 特性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材料磁化特性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永磁特性自动测量仪测量钕铁硼、钐钴等稀土类样品的退磁曲线的过程是:根据样品尺寸、材料种类选择合适的测量线圈,再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和样品规格选择适当的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系数,待漂移稳定后,迅速将样品装入测量线圈,放入电磁铁中合上极头后启动,即可测量退磁曲线。
其中,合适的线圈指的是测量线圈的面积与样品磁化方向上的截面积较接近,对于不同规格的稀土类样品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线圈,因此一台永磁特性自动测量仪需要配备几十个不同直径大小的测量线圈,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测量仪在使用时更换测量线圈也麻烦,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磁性材料磁化特性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材料磁化特性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和线缆,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卷组件、线圈组件,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固定圆环、若干光圈叶片、若干固定轴、若干旋转轴,固定圆环设于壳体上,固定圆环上设有与其同心的某一圆上均匀分布的若干圆孔,每一该圆孔通过固定轴对应连接一个光圈叶片的一端,光圈叶片的另一端设有沉头通孔,沉头通孔内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的顶端 设有一通孔,所述的线缆一端依次穿过若干旋转轴之一的通孔,并继而依次穿过其余旋转轴的通孔,再从该所述若干旋转轴之一的通孔穿出后连接在负电极柱上,另一端绕收卷组件若干圈后连接在正电极柱上,线缆依次穿过所有旋转轴的通孔围成的圈为测量线圈。
本发明所述的收卷组件包括心轴、线缆套筒和蜗卷弹簧,心轴固定在壳体上,线缆套筒为工字型套筒,线缆套筒的一端中心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套接在心轴上,另一端中心设有旋钮,旋钮设有锁紧装置;线缆套筒的外圈为用于卷绕线缆的线缆收卷槽,内腔为弹簧安装腔,蜗卷弹簧安装在弹簧安装腔内,蜗卷弹簧的固定端卡接固定在心轴上,线缆套筒的筒壁上设有用于固定蜗卷弹簧的第一定位口,蜗卷弹簧的自由端固定在第一定位口上,线缆套筒的筒壁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第二定位口,正电极柱设于第二定位口内。
本发明所述的沉头通孔由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的通过孔和沉头孔构成,沉头孔位于光圈叶片的底面。
本发明所述的旋转轴为沉头带孔销轴,该沉头带孔螺钉的一端采用大头端定位,另一端采用卡簧定位。
本发明所述的旋转轴为塑料铆钉。
本发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位于固定圆环外周围的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上都设有套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性材料磁化特性测量装置的调节方法,所述的调节方法包括:当需要将测量线圈的面积调小时,旋动旋钮,使蜗卷弹簧产生弹性变形,同时使线缆套筒旋转,线缆在线缆套筒上的长度增加,线缆拉动所有旋转轴向内靠拢收缩,从而使测量线圈的面积减小;当测量线圈的面积减小至需要的面积时,锁紧旋钮,即可进行磁化特性测量;当测量完毕后,解除旋钮的锁紧,蜗卷弹簧即在弹簧作用力下恢复原形,并且线缆套筒也转回至初始位置,从而使线缆回伸,线缆将各旋转轴向外撑开,测量线圈的面积恢复至初始大小。
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光圈叶片的原理,使测量线圈的大小可以调节,从而使一台永磁特性测量仪只需配备一个测量线圈,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2)使用本发明测量稀土类材料样品的磁化特性时,只需通过调节旋钮即可调节测量线圈的大小,即测量线圈的大小范围增大,使可以测量的样品的规格选择增多,使测得的退磁曲线更精确;
(3)使用本发明,只用一个测量线圈,可以测量不同规格的稀土类样品的磁化特性,使工作人员不用再频繁地更换测量线圈,减少了时间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圈叶片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旋转轴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旋转轴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线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8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