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开裂电缆附件冷管用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98342.2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13/06;C08K9/02;C08K9/04;C08K9/06;C08K7/24;C08K3/2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裂 电缆附件 管用 橡胶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开裂电缆附件冷管用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碳纳米管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以及其他性能,所以碳纳米管/橡胶复合材料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增强的目的,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碳纳米管的分散问题、另一个是碳纳米管和基体的界面问题由于碳纳米管表面比较惰性,而且比表面积比较大易造成团聚,所以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开始对碳纳米管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在这些方法当中,酸处理产生含氧基团的方法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因为它可以提供有效的/反应点,从而与基体树脂实现化学键连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产生的基团往往很少,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连接与基体键合所以,为了实现反应点的增多,就需要引入更多的官能团,来与基体树脂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开裂电缆附件冷管用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开裂电缆附件冷管用橡胶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聚四氟乙烯蜡3-6、三聚磷酸铝2-3、硅橡胶370-400、碳纳米管50-60、丙烯酸80-90、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80-100、4-二甲氨基吡啶7-10、四氢呋喃300-460、硅烷偶联剂KH5501.3-2、65-68wt%的硫酸120-150、95-98wt%的硝酸100-130、防老剂A4-6、正硅酸乙酯30-40、氨水2-3、硫化剂PM4-5、六溴环十二烷0.1-0.3、马来酸二丁酯10-13、铝酸钙4-7、无水乙醇14-20。
一种所述的防开裂电缆附件冷管用橡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铝酸钙加入到5-6倍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硅橡胶重量的3-5%,在60-70℃下保温搅拌至水干,得改性橡胶;
(2)将上述三聚磷酸铝加入到16-20倍水中,搅拌均匀,加入聚四氟乙烯蜡、上述碳纳米管重量的16-20%,送入80-90℃的水浴中,保温搅拌30-40分钟,出料冷却,抽滤,真空干燥,得改性碳纳米管;
(3)将上述65-68wt%的硫酸、95-98wt%的硝酸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改性碳纳米管与剩余的碳纳米管,超声搅拌20-24小时,在120-140℃下冷凝回流50-60分钟,抽滤,水洗,烘干,得酸化碳纳米管;
(4)将上述酸化碳纳米管、丙烯酸、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四氢呋喃、4-二甲氨基吡啶混合,超声20-30分钟,升高温度为60-65℃,滴加上述硅烷偶联剂KH550,在氮气保护下,磁力搅拌46-50小时,抽滤,真空干燥,得硅烷改性碳纳米管;
(5)将上述硅烷改性碳纳米管加入到100-120倍去离子水中,超声搅拌1-2小时,加入正硅酸乙酯、氨水、无水乙醇,50-60℃下保温反应4-6小时,抽滤,水洗,真空干燥,得碳硅杂化复合材料;
(6)将上述马来酸二丁酯加入到3-4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碳硅杂化复合材料,升高温度为50-60℃,加入六溴环十二烷、改性橡胶、防老剂A,100-200转/分搅拌1-2小时,抽滤,真空干燥,得改性填料;
(7)将上述改性填料与除了硫化剂PM以外的各原料混合,送入开炼机混炼均匀,将混炼胶进行薄通,加入硫化剂PM,在平板硫化机上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68-170℃。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反应机理是:
丙烯酸低聚物通过醋化反应接枝到了酸化碳纳米管表面,丙烯酸的引入为下一步的反应提供了大量的羧基反应点,同时众多的羧基基团能够改善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分散性;然后羧基可以很容易和硅烷偶联剂KH550发生反应,转变成硅氧烷基,最后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硅氧醇基;在碱性环境下,以硅氧醇基为反应点,通过正硅酸乙醋的水解,在官能化碳纳米管表面原位生成二氧化硅颗粒。
本发明的电缆料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硬度,是由于:
(1)碳纳米管与硅橡胶的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开炼作用、相互缠绕形成了立体的网络结构;
(2)由于二氧化硅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有二氧化硅颗粒,使得管的表面凹凸不平,在碳纳米管/硅橡胶复合材料进行受力时,碳纳米管和高分子链之间的滑移变得更加困难,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
(3)二氧化硅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含有大量的硅羟基,它们可以和硅橡胶的主链之间发生氢键作用,使得二氧化硅改性的碳纳米管与硅橡胶之间的界面作用更加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8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