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透明光纤和NFC模块组成的电弧光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7037.1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林;郑敏;马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2 | 分类号: | G01J1/02;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光纤 nfc 模块 组成 弧光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弧光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由透明光纤和NFC模块组成的电弧光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一旦发生故障,就会产生巨大的电弧光,电弧光发生时产生很大的光能量辐射和很高的温度辐射,这些辐射对电力系统有着很大的破坏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操作人员的伤亡事故。电弧光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电弧光的持续时间,所以只要能够快速的限制或者切断系统电源就可以有效地减低电弧光造成的损害。电弧光传感器可以检测电弧光的强度,进而根据电弧光的强度判断是否需要切断系统电源。而目前市面上的电弧光传感器只能监测正前方135°左右的扇形面传导过来的光信号,安装的时候必须将弧光传感器镜头的正面正对需要检测的检测点,有多个检测点时,就需要安装多个电弧光传感器,如果安装不当,很容易造成接收不到检测点发出的电弧光,从而起不到电弧光保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透明光纤和NFC模块组成的电弧光传感器,通过透明光纤可完成360度全方位的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由透明光纤和NFC模块组成的电弧光传感器,包括透明光纤、连接器、定向弧光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透明光纤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处理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传感器接头与定向弧光传感器连接;所述定向弧光传感器内设置有NFC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光纤由里到外依次包括玻璃光纤、填充层、滤光层、金属层和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光纤外还设有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层包括可见光滤光膜和紫外光滤光膜。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为透明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跟随电路、调理回路、抗干扰电路、压控电流源、极性自适应电路和保护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NFC模块还连接有存储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透明光纤和NFC模块组成的电弧光传感器,通过透明光纤使得电弧光传感器可完成360度全方位的无死角检测,所述透明光纤还设有滤光层可对可见光或紫外光进行过滤,还可通过吊环进行安装,安装方便。
2)本发明弧光传感器的头部还可设一定向弧光传感器,便于定向检测。
3)本发明中,各个部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
4)本发明创造性地在弧光传感器上增设NFC近场感应模块,当巡检工作人员执行巡检工作任务时,巡检人员可将弧光传感器上NFC模块同巡检人员身上的NFC标签或NFC巡检手持终端进行通信,传输或修改存储器内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弧光传感器的结构连接图;
图2为本发明电弧光传感器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透明光纤的结构图;
图中,1-玻璃光纤,2-填充层,3-滤光层,4-金属层,5-保护层,6-吊环,7-透明光纤,8-连接器,9-定向弧光传感器,10-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由透明光纤和NFC模块组成的电弧光传感器,包括透明光纤7、连接器8、定向弧光传感器9和处理器10,所述透明光纤7的一端通过连接器8与处理器10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传感器接头与定向弧光传感器9连接;所述定向弧光传感器9内设置有NFC模块。
如图2所示,所述处理器10包括依次连接的跟随电路、调理回路、抗干扰电路、压控电流源、极性自适应电路和保护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NFC模块还连接有存储器。
如图3所示,所述透明光纤由里到外依次包括玻璃光纤1、填充层2、滤光层3、金属层4和保护层5。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光纤7外还设有吊环6。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层3包括可见光滤光膜和紫外光滤光膜。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6为透明吊环。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由透明光纤和NFC模块组成的电弧光传感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适用于弧光监测的透明光纤,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7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总成的方案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卧式粗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