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无土栽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7036.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庄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艺慧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无土栽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无土栽培机构,属于农业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作物立体栽培群体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地面立体和空间立体。地面立体的不同作物都种在同一地平面上, 但地面上部呈立体分布, 此种栽培实际就是传统农业中的间作、套作,此栽培技术在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较为落后。而空间立体是利用一定的栽培设施,不同的作物栽在不同的层次上如床台式、吊盆、吊袋、立柱式等,此种立体种植方式由与作物密集种植,作物采光受阻,空气流通不畅,降低作物呼吸作用,而且果实成熟后不方便采摘,栽培设施整体性不强,灵活性较差,水肥供应不方便,栽培管理不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立体栽培技术如间作、套作、床台式、吊盆、吊袋、立柱式等方式的栽培设施的不足,提供立体无土栽培机构可以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可以实现立体栽培的自动化,高效化,使水肥供应更便捷,栽培管理更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体无土栽培机构,中轴安装在机架上,水轮对称布置在中轴两侧,连杆平行的固定在水轮上,栽培床通过控制杆悬挂在连杆下方,栽培床上布置栽培孔,栽培床的一侧中央设有出水口,进料管均匀设置在水轮周圈上,电动机布置在一侧机架的下后方,营养液槽位于水轮的正下方,连杆、控制杆、水轮相互连通,进料管为弧状,舀水的一侧管径大于另一侧管径,进料管通过接口安装在水轮上,进料管的近水轮端设置有逆流阀。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通过履带驱动中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立体无土栽培机构至少一个水轮上设置进料管。
优选地,为使多余的营养液能从出水口流出,栽培床设置为一边高一边低,截面为梯形。
优选地,所述立体无土栽培机构可以至少两个并排设置,通过履带联动。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转速可调节。
优选地,为使栽培种植更有效率,立体无土栽培机构可以至少两个并排设置,通过履带联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立体结构图;
图2水轮结构示意图;
图3逆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电机;3、中轴;4、水轮;5、进料管;6、连杆;7、控制杆;8、栽培床;9、栽培孔;10、出水口;11、营养液槽。
本发明通过机架、电机、中轴、水轮、进料管、控制杆、连杆、栽培床等结构的配合转动,使作物采光均匀并增大了光照时间,而且机构的转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空气流动,补充了作物光合作用所必须的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作物利用光的效率,并实现水和营养液的自动供给和循环利用,方便采摘,且具有极佳的观赏效果,克服了传统立体种植成本高,栽培设施整体性不强,灵活性较差,水肥供应不方便,栽培管理不方便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立体无土栽培机构,中轴安装在机架上,水轮对称布置在中轴两侧,连杆平行的固定在水轮上,栽培床通过控制杆悬挂在连杆下方,栽培床上布置栽培孔,栽培床的一侧中央设有出水口,其下方设有回流槽,进料管均匀设置在水轮上,电动机布置在一侧水轮的下方,营养液槽位于水轮的正下方,连杆、控制杆、水轮相互连通。优选地,为使进料管可以从营养液槽每次汲取较多营养液,进料管为弧状,舀水的一侧管径大于另一侧管径,进料管通过接口安装在水轮上。为防止营养液从进料管回流到营养液槽,进料管的近水轮端设置有止回阀,栽培床截面为梯形,中轴安装在机架上,为使栽培种植更有效率,立体无土栽培机构可以至少两个并排设置,通过履带联动。
如图1、图2所示,当连通电源,电动机驱动中轴转动,使得整体结构匀速转动,当水轮转动时营养液顺着进料管的口进入到连杆,再经连杆进入到控制杆,最后进入栽培床中,经过栽培床中的作物吸收后营养液沿着栽培床的出水口流出栽培床,进入营养液回流槽,流回营养液检测装置中,对其进行消毒,并补给所缺营养物质,以达到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体现了高效、节能的宗旨。
栽培床由轻质材料构成,从节能省力以及供排营养液的角度考虑,将栽培床的设计成梯形截面并具有一定坡度,便于将多余的水和营养液从栽培床的中间的出水口排出。出水口下方设置收集槽,收集多余的营养液。收集的营养液经过消毒、营养物质补给后可重新加入营养液槽进行下一轮循环使用。
如图3所示的一种逆流阀,为防止营养液从另外的进料管回流到营养液槽,进料管的近水轮端设置有逆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艺慧,未经庄艺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7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