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扫车滚刷位置自适应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6232.2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昌;徐恩亮;刘庆;岳书常;刘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扫 车滚刷 位置 自适应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道路清扫装置,特别是一种清扫车滚刷位置自适应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道路清扫用滚刷式垃圾清扫车,其主要作业部件是滚刷式垃圾收集装置。
常规的滚刷式垃圾收集装置中的滚刷存在二方面问题:一、当路面不平或者路面垃圾过多时,滚刷刷毛端部与地面因过度接触而出现磨损,或者因滚刷与地面接触压力过小,而降低滚刷对地面垃圾的清扫收集率;二、常规的滚刷式垃圾收集装置利用两个相向转动的滚刷夹持作用收集垃圾,当两个滚刷刷毛因磨损导致半径变小,滚刷对垃圾的夹持作用变弱甚至失去夹持作用造成垃圾收集率降低;三、常规的滚刷式垃圾收集装置中的滚刷一般采用人工调整的处理方式,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调整不当会造成滚刷过度磨损。
据所查阅资料可知,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精确调整滚刷位置的控制方法,大多采用人工调整方法。为了提高清扫车清扫率和减少滚刷磨损,必须开发精确调整滚刷位置的控制方法,实现滚刷与地面接触度可自动调整、使滚刷刷毛与地面接触且保持恒定压力、工作性能优良的清扫调整装置,满足电动清扫车一类低能量密度轻型环保车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实现滚刷与地面接触度自动调整、使滚刷刷毛与地面接触且保持恒定压力、两滚筒有效夹持输运垃圾的一种具有滚刷高度自适应调整功能的清扫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清扫车滚刷位置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2个水平且相向转动的滚刷、2个呈等腰梯形的支撑架,其中每个滚刷的两端均经轴承对应安装在2个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一端水平固定安装在上滑块上等间距分布的上、中、下三个悬臂梁、12V电池、延时继电器和直流电机,其中悬臂梁采用厚10mm,长度70mm,宽20mm的Q345钢片,上、中、下三个悬臂梁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上、下悬臂梁距离另一端10mm处开一螺纹孔,调节螺钉通过螺纹孔与悬臂梁连接,调节螺钉末端固结直径20mm、厚度2mm的圆板铜质导电片,其上下位置可由调节螺钉调整,中悬臂梁端部上下表面分别粘接直径20mm、厚度2mm的圆板铜质导电片;中间悬臂梁离端部30mm处固结滚刷支撑杆,支撑杆下端与滚刷轴连接。
当滚刷支撑杆作用使中间悬臂梁向上弯曲,其端部挠度为4-7mm时,其上表面导电片与上悬臂梁导电片接触,上表面导电片通过导线与延时器连接,延时器通过导线与电池正极连接,电池负极连接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上悬臂梁导电片连接,组成滚刷上调闭合回路。
当滚刷支撑杆作用使中间悬臂梁向下弯曲,其端部挠度为4-7mm时,其下表面导电片与下悬臂梁导电片接触,下表面导电片通过导线与延时器连接,延时器通过导线与电池正极连接,电池负极连接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下悬臂梁导电片连接,组成滚刷下调闭合回路。
驱动装置包括2组,每组均包括一个直流电机、安装在直流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设置在加强筋内的滚珠丝杠和安装在滚珠丝杠顶端的从动齿轮,直流电机经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滚珠丝杠与上滑块螺纹连接。
每个支撑架下底边上的两底角大小均为145°,支撑架上、下底边的中部设一竖直中空的加强筋,加强筋及支撑架的两腰上均沿轴向设计一个滑槽,其中设置在两腰上的滑槽内均嵌入一个滑动轴承座,设置在加强筋上的滑槽内嵌入上滑块和下滑块,上滑块分别与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滚刷的端部经轴承安装在滑动轴承座上,在每个支撑架的内侧设一升降板,升降板上有2个对称分居在加强筋两侧的水平导槽,2个滚刷的端部依次经轴承穿过升降板的导槽、与滑动轴承座连接,升降板的顶端与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升降板的中心与下滑块固定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滚刷与地面接触,地面作用于滚刷的支撑力通过滚刷支撑杆传递给中间悬臂梁,中间悬臂梁向上弯曲,其端部挠度为4-7mm时,其上表面导电片与上悬臂梁导电片接触,滚刷上调闭合回路导通,直流电机正转,使滚刷沿着滑槽向上滑动,当滚刷刷毛沿半径方向的最大变形量位于4mm至7mm之间最佳工作位置时,上表面导电片与上悬臂梁导电片分离,直流电机停止工作,滚刷高度调整结束;当中间悬臂梁向下弯曲,其端部挠度为4-7mm时,其下表面导电片与下悬臂梁导电片接触,滚刷下调闭合回路导通,直流电机反转,使滚刷沿着滑槽向下滑动,当滚刷刷毛沿半径方向的最大变形量位于4mm至7mm之间最佳工作位置时,上表面导电片与上悬臂梁导电片分离,直流电机停止工作,滚刷高度调整结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6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