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乙交酯和D,L‑丙交酯共聚单体转化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5641.0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1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群;高建;崔爱军;何明阳;左士祥;张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乙交酯 丙交酯 共聚 单体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GA和D,L-LA共聚单体转化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丙交酯(PLGA)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手术缝合线、骨折内固定材料、组织修复材料及药物控制释放体系(文献1)。聚乙交酯(PGA)纤维柔性较差,可能损伤人体组织。聚丙交酯(PLA)柔性比PGA好,但降解速度比PGA慢,而仅靠调节PLA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来控制降解速率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改善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能,一般采用共聚的方法,通过调节聚合物中共聚单体的种类、配比以及分子量等,改变聚合物的亲水性、结晶性,从而调节聚合物降解速度(文献2)。目前,PLGA是临床方面用得最多的一种可吸收缝合线。
通常PLGA可以通过乙交酯和丙交酯共聚制备。Sn(Oct)2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环酯开环聚合催化剂,但是它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而Bi3+不参加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最低毒的重金属元素。当肾小管与Sn2+、Mg2+、Zn2+和Bi3+等金属离子时,Bi3+毒性最低(文献3)。Kricheldorf等(文献4)研究了以醋酸铋[Bi(OAc)3]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实验证明Bi(OAc)3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本发明使用Bi类催化剂催化GA和D,L-LA共聚。
在GA和D,L-LA共聚过程中,单体的转化率是考察聚合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建立一种简便且准确的方法测定共聚中单体的转化率非常重要。与其它方法相比,IR法和1H-NMR法需要的样品量少,扫描时间短。本文使用IR法确定溶剂抽提纯化的PLGA中无GA和D,L-LA残留,然后对PLGA的1H-NMR谱进行分析,根据特征峰积分面积计算聚合物中GA片段和LA片段的含量,进一步推导出单体的转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测定环酯开环聚合过程中单体的转化率的方法。该方法重现性好,数据可靠。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且测定精度高,测试步骤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测定环酯开环聚合过程中单体的转化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一定量的环酯和催化剂,充分混匀后进行本体聚合;
(b)聚合产物经溶剂抽提纯化,纯化后的共聚物在一定温度下减压干燥至恒重,测定产物的收率;
(c)使用IR法确定溶剂洗涤后的PLGA中无GA和D,L-LA残留;
(d)对PLGA的1H-NMR谱进行分析,根据特征峰积分面积计算聚合物中GA片段和LA片段的含量;
(e)进一步推导出单体的转化率。
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催化剂包括Bi(OAc)3和BiCl3等铋类化合物。
所述步骤(b)中,溶解聚合产物PLGA的溶剂包括DMSO、CHCl3、CH2Cl2、CCl4和CH3Cl等强极性溶剂。洗涤纯化溶液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等脂肪族醇类化合物。
所述步骤(d)中,使用测定PLGA的1H-NMR谱图的溶剂包括DMSO-d6、CDCl3和HFIP-d6等强极性氘代溶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应用于环酯合成聚合物,能快速测定出单体合成聚合物的转化率,大大降低了测定成本。此方法测试精度高且步骤简单。
发明原理和方法
1.IR法分析PLGA中GA和D,L-LA残留量
(1)IR法的测定原理
在PGA的结构中,1215和1095cm-1附近的吸收峰为酯基中C-O-C的吸收峰。在GA的结构中,波数1210cm-1附近为酯基中C-O-C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1050cm-1附近为酯C-O-C键对称伸缩振动峰(文献5)。为了减少聚合物和单体中的峰重叠,我们选择1050cm-1附近的峰来考察PLGA中GA含量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5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