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窗锁闭装置及推拉门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5524.4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3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宝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9/12 | 分类号: | E05C1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余哲玮 |
地址: | 5237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装置 推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窗锁闭装置及推拉门窗。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推拉门(窗)扇的密封性能要求也逐渐的提升。目前市面上的主要密封推拉门窗,依靠压紧胶条的方式,产生密封效果。这样的密封方式,需要将门(窗)扇进行拉紧,依靠门(窗)扇的侧向移动压紧胶条。在开启门(窗)扇的过程中,由于胶条挤压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力,使得门扇需要很大的开启力才能打开,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易于关紧或打开的门窗锁闭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门窗锁闭装置的推拉门窗。
一种门窗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第一门窗上的锁柱机构,所述锁柱机构包括锁座及设置于所述锁座上的锁柱,所述锁柱为圆柱状结构;
设置于第二门窗上的锁体机构,所述锁体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门窗上的锁块;所述锁块上开设有弧状的锁闭通道,所述锁闭通道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所述锁柱进出所述锁闭通道的开口端;所述锁闭通道包括锁闭驱动面及与所述锁闭驱动面相对的推开驱动面;所述锁闭驱动面及所述推开驱动面均沿所述开口端至所述封闭端,且所述锁闭驱动面及所述推开驱动面均为渐近所述锁块中心的圆滑过渡面;
其中,所述锁块转动,以使所述锁柱经所述锁闭驱动面进入所述锁闭通道的封闭端;
或者,所述锁块转动,以使所述锁柱经所述推开驱动面从所述锁闭通道中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柱机构包括滚筒,所述滚筒套设于所述锁柱上,所述锁柱通过所述滚筒与所述锁闭驱动面或所述推开驱动面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机构还包括壳体及中心转轴;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门窗上;所述中心转轴及所述锁块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锁块可绕所述中心转轴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锁体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锁体机构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机构还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沿轴线方向可开设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驱动机构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中心孔内的圆轴、方轴、或多角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块上开设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机构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可上下移动的杆状件。
一种推拉门窗,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窗锁闭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门窗、第二门窗;所述锁柱机构设置于第一门窗上,所述锁体机构设置于第二门窗上,所述第一门窗与所述第二门窗通过所述门窗锁闭装置进行锁闭。
上述门窗锁闭装置及推拉门窗,当需要关紧推拉门窗时,转动锁块,锁柱在锁闭驱动面的拉力所用下,进入锁闭通道的封闭端,将第一门窗与第二门窗拉紧,实现合紧推拉门窗的效果。当需要打开推拉门窗时,反向转动锁块,锁柱受到推开驱动面的推开作用力,从锁闭通道中脱离,将第一门窗与第二门窗推开,实现推开推拉门窗的效果。这样的推拉门窗闭合开启方式,不仅操作起来简单便捷,而且只需要较小的作用力即可实现推拉门窗的闭合及开启。上述门窗锁闭装置可内置于推拉门窗扇中,外观美观大方,且能够实现较高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推拉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推拉门窗中门窗锁闭装置的侧视图;
图3(a)至图3(c)为图2所示门窗锁闭装置的锁闭过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图2所示门窗锁闭装置的推开过程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门窗锁闭装置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门窗锁闭装置驱动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10,包括第一门窗200、第二门窗300及门窗锁闭装置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5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