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汤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94456.X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钱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德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1/06;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渗出 胸膜炎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胸外科常见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胸痛常突然出现,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可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亦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该病病程长,病情复杂,一般传统治疗时间长,渗出性胸膜炎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结核药物、激素、穿刺抽液引流,虽然疗效尚可,但疗程长,显效慢,副作用大,易复发。中药治疗具有疗效,可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太子参10-14、芦根5-6、炒枳壳3-4、牡丹皮6-8、甘遂4-6、鱼腥草2-4、莱菔子6-7、川牛膝2-4、墨旱莲5-6、大蓟7-8、山豆根3-4、络石藤2-4、雷公藤5-6、制乳香6-8、制没药4-6、秦皮3-4、龙胆草1-2、萹蓄2-4、白芨4-6、金钱草2-4、白酒草3-5和黑塔子根1-3。
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太子参12、芦根5.5、炒枳壳3.5、牡丹皮7、甘遂5、鱼腥草3、莱菔子6.5、川牛膝3、墨旱莲5.5、大蓟7.5、山豆根3.5、络石藤3、雷公藤5.5、制乳香7、制没药5、秦皮3.5、龙胆草1.5、萹蓄3、白芨5、金钱草3、白酒草4和黑塔子根2。
用量及用法:日服1帖,煎水分3次服完,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理气通络、化痰活血、清热润肺、补中益气等疗效,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明确,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太子参12、芦根5.5、炒枳壳3.5、牡丹皮7、甘遂5、鱼腥草3、莱菔子6.5、川牛膝3、墨旱莲5.5、大蓟7.5、山豆根3.5、络石藤3、雷公藤5.5、制乳香7、制没药5、秦皮3.5、龙胆草1.5、萹蓄3、白芨5、金钱草3、白酒草4和黑塔子根2。
用量及用法:日服1帖,煎水分3次服完,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
典型病例:
病例1:许某,男,62岁,患有渗出性胸膜炎半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苔白腻较厚,质红,脉弦数,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日服1帖,煎水分3次服完,连服两个疗程后,胸痛、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后继续服用三个疗程,诸症全消,治愈。
病例2:丁某,女,54岁,患有渗出性胸膜炎数月,常感胸痛、咳嗽、气喘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发现中、下肺野大片密度增深阴影,少量积液时仅表现肋膈角变钝;服用西药数次不见疗效,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日服1帖,煎水分3次服完,连服两个疗程后,症状大为减轻,继续连服十余剂后,治愈。
病例3:张某,女,71岁,患有渗出性胸膜炎一年,伴胸痛、咳嗽、恶寒、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胸片示:左侧肋膈角变纯,显示不清,有外高内低致密阴影,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日服1帖,煎水分3次服完,连服十余剂后,胸痛、咳嗽发热症状大为减轻,效果明显,后继续连服两个疗程后,诸症全消,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德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德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4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雾度透明导电电极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