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93514.7 | 申请日: | 2015-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华;王海孝;宋晓霞;陈明杰;汪宏;张劲松;鲍大鹏;沈学香;奚莉萍;冯爱萍;张勇;傅连军;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巴楚 蘑菇 菌丝 分离 纯化 方法 | ||
1.一种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野生巴楚蘑菇组织或弹射的孢子于PDA培养基上培养6-8天获得杂合菌丝;
(2)、取步骤(1)中的杂合菌丝于特色培养基上培养7-10天,获得单一的纯合丝状菌丝;
所述特色培养基由葡萄糖、硫胺素、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新霉素、蒸馏水和琼脂组成;
(3)、挑取步骤(2)中的菌丝转接到PDA培养基上培养6-8天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野生巴楚蘑菇组织为野生巴楚蘑菇子实体的部分菌肉;将菌肉或弹射的孢子,在开放环境下放置于灭菌的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7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巴楚蘑菇子实体的菌肉与PDA培养基的重量比为1:90-100;所述野生巴楚蘑菇弹射的孢子的无菌水接种量为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色培养基的葡萄糖浓度为0.02g/mL;所述特色培养基中的的硫胺素、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新霉素的浓度均为0.001m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杂合菌丝的接种量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菌丝的接种量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35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