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三层降噪静音排水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93026.6 | 申请日: | 2015-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宗余;秦舒浩;张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12;C08L51/06;C08K3/26;C08K5/09;C08K3/22;C08J9/04;F16L9/21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61100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三层 静音 排水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三层降噪静音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管、中间层管及外层管,按质量份数计算,内层管包括90-110份聚丙烯,3-6份硬脂酸,3-6份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及30-40份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中间层管包括90-110份高熔体强度聚丙烯,10-35份活性纳米轻质碳酸钙,3-6份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0.4-0.6份抗氧剂及0.5-1份发泡剂;外层管包括聚90-110份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10份增韧相容剂,10-35份活性纳米轻质碳酸钙,1-1.5份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0.1-0.3份石蜡,0.4-0.6份钛白粉,1-5份PTA缩聚PET增白剂及0.4-0.6份抗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三层降噪静音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管还包括8-12份聚丙烯增白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三层降噪静音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管还包括0.1-0.3份UV吸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三层降噪静音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相容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烯烃弹性体。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三层降噪静音排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内层管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聚丙烯、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和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在70-90℃下干燥4-6h,然后将聚丙烯、硬脂酸、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及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2)中间层管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活性纳米轻质碳酸钙、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在70-90℃下干燥4-6h,然后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活性纳米轻质碳酸钙、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抗氧剂及发泡剂混合均匀,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3)外层管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相容剂、活性纳米轻质碳酸钙在70-90℃下干燥4-6h,再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相容剂、活性纳米轻质碳酸钙、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石蜡、钛白粉、PTA缩聚PET增白剂及抗氧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4)内层管、中间层管与外层管进行挤出时,采用三层共挤出工艺,使外层管包覆中间层管上,中间层管包覆在内层管上,从而实现一次共挤所述三层共挤复合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层管制备中,在混合物料时,还加入了8-12份聚丙烯增白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层管制备中,在混合物料时,还加入了0.1-0.3份UV吸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30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展示街景地图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多功能水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