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升1.5μm波段激光效率的Er;Yb共掺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2197.7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元;赵永光;陈碧辉;周伟;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G02B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升 1.5 激光 效率 er yb 光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升~1.5μm激光效率的Er,Yb共掺光纤。适用于激光通信领域。该光纤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纤芯、内包层、外包层和涂覆层,纤芯由直的纤芯和一段螺旋芯组成,通过调整螺旋芯的螺距和中心轴偏移量可以改变光纤损耗,使1μm波段的光纤损耗大于1.5μm波段的光纤损耗。这种特性使其能应用于高功率Er,Yb共掺光纤激光器中,有效地解决1μm寄生振荡的问题,提高1.5μm激光输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r, Yb共掺光纤,尤其适用于激光通信技术领域的用于提升~1.5μm激光效率的Er, Yb共掺光纤。
背景技术
~1.5 μm波段属于人眼安全波段,且处于大气窗口,因此该波段激光器在激光通信、测距、医疗、工业加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产生~1.5 μm波段的主要方法是掺杂Er3+光纤激光器和体块增益介质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与传统体块激光增益介质固体激光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光束质量好、高激光效率、简单的热管理等优点。现有的光纤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含纤芯、内包层、外包层和涂覆层,纤芯就是直的纤芯,单掺Er3+的增益光纤,其对泵浦光的吸收效率低,具有严重的浓度猝灭效应,因此单掺Er光纤激光器的效率低。为了提高掺Er光纤激光器的功率水平,通常选择在纤芯中掺入一定浓度的Yb3+作为敏化离子。由于Yb3+在980 nm附近具有较大的吸收系数,通过Er3+和Yb3+间的共振能量转移,可以提高Er3+对泵浦光的吸收效率,同时可以选择已商用的915~980 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但是,这同时也带来问题:在2007年Y. Jeong等人在IEEE Journal of Selected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vol. 13, No. 3, 573到579页的文章“Erbium:Ytterbium Codoped Large-Core Fiber Laser With 297-W Continuous-Wave OutputPower”中表明,虽然~1.5 μm激光输出的最大功率为297 W,~1 μm激光的输出功率也高达338W,超过了~1.5 μm激光的输出功率,并且,当出现~1 μm波段的寄生振荡后,~1.5 μm激光输出的斜效率从40%下降到19%。目前报道的Er: Yb共掺光纤激光器的最高输出功率为297W,远低于掺Yb光纤激光器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功率运转时,Yb3+产生~1 μm波段的寄生振荡限制了~1.5 μm波段激光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抑制1 μm寄生振荡效果好,~1.5 μm激光转换效率高的用于提升~1.5μm激光效率的Er, Yb共掺光纤。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用于提升~1.5μm激光效率的Er, Yb共掺光纤,包括光纤纤芯,光纤纤芯外顺序设有内包层和外包层,外包层外设有涂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纤芯由直线结构的纤芯和螺旋结构的螺旋芯(5)构成,所述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内包层的折射率,内包层的折射率大于外包层的折射率;
所述纤芯和螺旋芯的直径为25 μm~40 μm,数值孔径(NA)为0.08~0.3,
所述螺旋芯的螺距>1 mm,螺旋芯距离整个共掺光纤的中心轴偏移量最小距离为10μm,最大距离不超过光纤内包层的半径,螺旋芯长度为1 cm~10 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2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式可伸缩综合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旋转摄像头壳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