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0926.5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恒;李绍玉;郭海峰;常维纯;代晓东;李国平;高艳清;李春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4 | 分类号: | C09K8/54;C23F11/14;C07C249/02;C07C2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酸性介质导致的内腐蚀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腐蚀是管道系统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内腐蚀能造成管道结构强度降低,导致泄漏,而且内腐蚀引起的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后果一般比较严重。国内外由于内腐蚀而造成的腐蚀案例很多,1970~1984年,美国输气干线发生的事故中,内腐蚀造成的事故占4.5%;1980~1990年,俄罗斯输气干线共发生事故752次,内腐蚀事故占7%。四川的威远-成都输气干线在1968~1997的30年间的就发生过管道事故110余起,其中因内腐蚀造成的事故约占总数的77%,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含量超标,以及商品天然气的水露点控制不严,大量饱和水汽进入输气干线。2009年9月和2013年1月,海南澄迈和湛江-茂名输油管道分别因内腐蚀穿孔发生泄漏,造成大片田洋污染,分析表明事故的原因是输送油品中的水和酸性物质所导致。
在应对管道内腐蚀方面,缓蚀剂是应用最广的手段之一。现在应用的缓蚀剂都是利用化学试剂在管道内壁吸附成膜,隔绝水汽和酸性物质,从而达到抑制腐蚀的目的。但该类缓蚀剂在应用前通常需要暂停油气的输送,进行清管去除管道内壁的污垢,也就是说只有在管道内壁干净的情况下该类缓蚀剂才能有较明显的效果,故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管道运行条件下在线注入,去除管道内的水和酸性物质,并能同时运用于输气和输油管道的内腐蚀抑制剂,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线去除成品油和天然气中所含有的水和酸性物质,且对管道材料、成品油和天然气的品质均无影响的亚胺型管道内腐蚀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化合物、一级胺和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加入酸,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醛或酮;
在所述反应容器上安装分水装置,在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液并除去所述有机溶剂,获得亚胺型管道内腐蚀抑制剂,结构通式为:
进一步地,所述醛包括脂肪醛和/或芳香醛。
进一步地,所述酮包括脂肪酮和/或芳香酮。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胺包括脂肪胺和/或芳香胺。
进一步地,所述醛或酮与一级胺的比例为1:1~1.05:1。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苯或甲苯。
进一步地,所述酸为对甲苯磺酸。
进一步地,在所述反应结束前,通过所述分水器中生成水的量来确定反应是否结束,当所述分水器中生成水的摩尔量与原料投入的摩尔量相当时表示反应结束。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得亚胺型管道内腐蚀抑制剂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亚胺型管道内腐蚀抑制剂放入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2~24小时,控制温度在50℃,之后在氮气氛围下保存。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主要的制备方法是:将醛或酮、一级胺和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加入酸;在所述反应容器上安装分水装置,在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液并除去所述有机溶剂,获得亚胺型管道内腐蚀抑制剂。由此方式获得的亚胺型管道酸性内腐蚀抑制剂的可直接与导致管道内腐蚀的水和酸性物质(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将水和酸性物质消耗掉,从而抑制腐蚀的发生,改善管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抑制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参看图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将第一化合物、一级胺和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加入酸。
具体地,所述第一化合物为:醛或酮。所述醛包括脂肪醛和/或芳香醛,所述酮包括脂肪酮和/或芳香酮;所述醛或酮与一级胺的比例为1:1~1.05:1;所述一级胺包括脂肪胺和/或芳香胺;所述有机溶剂为苯或甲苯;所述酸为对甲苯磺酸;
步骤120,在所述反应容器上安装分水装置,在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
步骤130,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液并除去有机溶剂,即得到亚胺型管道内腐蚀抑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0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