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倒排索引结构的STR数据存储及亲子鉴定排序比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90067.X | 申请日: | 2015-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李宝娟;高东怀;许卫中;孙茂;许浩;靳豪杰;张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索引 结构 str 数据 存储 亲子鉴定 排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存储及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倒排索引结构的STR数据存储及亲子鉴定排序比对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约50万寻亲人员,其中由于历史、自然灾害、社会问题等原因造成的战乱孤儿(日本遗孤)、自然灾害孤儿和被拐卖人口等构成了寻亲人员的主体。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基因技术进行寻亲变得越来越可行。
基于基因技术的寻亲是主要是通过使用亲子鉴定技术对人类遗传标记进行检测,并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对疑似父母与子女血缘关系的鉴定。DNA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基本载体,人类的染色体主要由DNA构成的,每个人体细胞有22对常染色体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共计46条,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父母双方各自为子代提供一半染色体,在受精后相互配对,构成子代的染色体。由于人体约有30亿个核苷酸构成整个染色体系统,而且在生殖细胞形成前的互换和组合是随机的,所以除同卵双胞胎以外,没有任何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核苷酸序列,这就是人的遗传多态性。尽管存在遗传的多态性,但每一个人的染色体必然也只能来自其父母,这就是DNA亲子鉴定的理论基础。目前,在亲子鉴定过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的是基于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鉴定技术,由于其高度敏感化、高度个性化、完全数字化等特征,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鉴别技术。一个典型的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数据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00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