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9106.4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2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夏豪;魏浪;纵霄;王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水电工程 下泄 生态 流量 实时 监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供电电源(1)、流量监测设备(2)、数据采集设备(3)、数据传输设备(4)及服务器(5),所述供电电源(2)分别与流量监测设备(2)、数据采集设备(3)及数据传输设备(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监测设备(2)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设备(3)的输入端相连,用于采集下泄流量数据;数据采集设备(3)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设备(4)的输入相连,用于自动储存流量数据;数据传输设备(4)的输出端与服务器(5)相连,用于远程自动传输流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监测设备(2)由非接触式雷达流量监测仪(21)和基架(22)组成,其中非接触式雷达流量监测仪(21)安装在基架(22)上,并设置于选定的流量监测断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3)为数据采集器(31),数据传输设备(4)为GSM/GPRS通信终端(41),其中数据采集器(31)及GSM/GPRS通信终端(41)安装于设备箱(6)中,数据采集器(31)通过数据线与非接触式雷达流量监测仪(21)相连,GSM/GPRS通信终端(41)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3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1)由太阳能电池板(11)、充电控制器(12)、蓄电池组(13)组成,其中充电控制器(12)和蓄电池组(13)安装在电源箱(7)内,太阳能电池板(11)固定在电源箱(7)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1)、充电控制器(12)和蓄电池组(13)安装于一体化设备箱中,并通过电源线与非接触式雷达流量监测仪(21)、数据采集器(31)及GSM/GPRS通信终端(41)相连。
6.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非接触式雷达流量监测仪(21)获取流量数据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将信息发送至数据采集器(31),数据采集器(31)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储存,并通过GSM/GPRS通信终端(41)将流量数据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以移动通信短消息SMS的形式将数据远程传输至服务器(5),从而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进行实时监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SM/GPRS通信终端(41)集成SIM卡读写器,具备RS-232接口,工作环境环境温度为-20~+70℃,数据速率为9600bp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PRS/GSM通信终端(41)嵌入了TCP/IP协议,与数据采集器(31)接口采用RS-232C标准接口,与数据采集器(31)的通信协议采用AT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器(31)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0℃~4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雷达流量监测仪(21)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适用流速范围:0.2m/s~8m/s,分辨率:1mm/s;
适用水位范围:0~70m,分辨率:1mm;
流量测量精度:误差率<5%;
数字接口:RS-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91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