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8619.3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林;郑敏;张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电路 过电压 监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其系统包括前端监测站、前端交换机和多个前端监测设备;所述的前端监测设备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路段三相母线连接;所有前端监测设备的输出端均与前端交换机连接,前端交换机的输出端与前端监测站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及其方法,采用电容分压模块和对应的监测装置来进行电压数据采集,其耐压强度大,不易击穿,频响带宽能够满足真实传送雷电波频谱的要求,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强,能够准确采集雷电过电压数据,监测效果更好;前端监测站只在过电压发生时,才对过电压值数据以及过电压值对应的前后50周波的波形数据进行存储和转发,大大减小了数据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过电压是导致电气设备绝缘损伤和设备故障的主要外因,尤其是雷电过电压,由于其幅值远高于电网的额定运行电压,会导致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变压器等设备绝缘水平降低,设备损坏,甚至爆炸,对具有绕组的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电抗器纵绝缘的危害尤为突出,并可能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准确获取过电压波形,可为过电压导致的电气设备故障分析提供依据,同时,过电压波形及幅值也是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配合设计、 操作过电压抑制措施和避雷设施配置优化的重要依据。
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路,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三相输电线路组成;世界上电力系统电能生产供电方式大都采用三相制,因此对三相电路进行过电压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三线电路的监测一般采用电压互感器,其频响带宽很难满足真实传送雷电波频谱的要求,故而其监测效果一般不好,同时对电网电路中数据的采集一般都是将所有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发送,造成了数据庞大,监控总站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分析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及其方法,采用电容分压模块和对应的监测装置来进行电压数据采集,其耐压强度大,不易击穿,频响带宽能够满足真实传送雷电波频谱的要求,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强,能够准确采集雷电过电压数据,监测效果更好;前端监测站只在过电压发生时,才对过电压值数据以及过电压值对应的前后50周波的波形数据进行存储和转发,大大减小了数据的复杂度,节约了存储空间,同时也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分析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包括前端监测站、前端交换机和多个前端监测设备;所述的前端监测设备的输入端分别与对应路段三相母线连接;所有前端监测设备的输出端均与前端交换机连接,前端交换机的输出端与前端监测站连接;
所述的前端监测设备包括电容分压模块和监测装置;电容分压模块的输入端与三相母线连接,电容分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监测装置连接,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前端交换机连接。
所述的电容分压模块包括三个电容分压器,三个电容分压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三相母线的三相连接,电容分压器的输出端均与监测装置连接。
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还包括监控总站和总站交换机,前端监测站通过数据调度网与总站交换机连接;总站交换机与监控总站连接。
所述监测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光纤与前端交换机连接。
所述的三相母线包括A相,B相和C相, 三个电容分压器分别为电容分压器一、电容分压器二和电容分压器三;电容分压器一的输入端与三相母线的A相连接,电容分压器一的输出端与监测装置连接;电容分压器二的输入端与三相母线的B相连接,电容分压器二的输出端与监测装置连接;电容分压器三的输入端与三相母线的C相连接,电容分压器三的输出端与监测装置连接。
一种三相电路的过电压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前端监测设备采集三相电路中对应路段三相母线的电压值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电压值数据通过前端交换机实时传输给前端监测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8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