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8434.2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舒茂胜;颜强立;周小刚;靳洪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62 | 分类号: | C12P7/6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己酸 叔丁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通过如下的化学合成法:采用硼氢化钾催化还原(S)-6-氯-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得到的(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这种方法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的(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是消旋的,需要对其进行手性拆分,摩尔收率远低于50%,而且需要用到昂贵的试剂;另外,改进前在制备(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手性还原)时候,需要在-80~-100℃下才有较好的光学选择性,否则异构体杂质将会高达15%以上,如此低温,一般只有采用液氮冷却才能实现,因此产业化的装备要求将会很高,并且这些专用设备的投入将会高达300万元以上,成本非常高,而且在制备液氮过程中将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吨(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需要消耗上千立方米的液氮,这将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消耗,非常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该(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利于节能减排,而且生产反应过程中摩尔收率更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反应釜中以适量纯化水做溶剂,加入磷酸氢盐配置成摩尔浓度为0.05mol/L-0.15mol/L的pH缓冲液,以(S)-6-氯-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作反应底物,使该底物在生物催化剂和氢供体的存在下发生不对称还原反应生成(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溶液,反应时间为10-15h,反应温度为45-55℃,反应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缓冲液使整个反应体系的pH值保持在5.5-7.0之间,反应后依次经过过滤、萃取和减压浓缩步骤,得到(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粗品,然后经过精蒸即可得到(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成品;其中,所述生物催化剂为羰基还原酶,所述氢供体为葡萄糖;反应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所述的(S)-6-氯-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的质量体积比浓度为8g/mL-17g/mL,羰基还原酶使用量为(S)-6-氯-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的4%-6%。
本发明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反应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所述的(S)-6-氯-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的底物的质量体积比浓度为12g/mL。
本发明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羰基还原酶使用量为(S)-6-氯-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质量的5%。
本发明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整个反应体系的pH值保持在6.4-6.6之间。
本发明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述的整个反应体系的pH值保持在6.5。
本发明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2h,反应温度为49℃。
本发明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反应釜为搪玻璃反应釜。
本发明一种(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磷酸氢盐的摩尔浓度为0.05mol/L或0.10mol/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8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