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88425.3 | 申请日: | 2015-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乔畅君;吴韬;金磊;冯晓野;范璐;边炳胜;韦家波;维克托;卡门;韦恩;刘仁辰;米盖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东莞纽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93/04;C08L63/00;C08L23/06;C08L83/04;C08L91/00;C08L1/28;C08K7/08;C08K5/20;C08K5/5419;B33Y70/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打印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叠层制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所以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汽车,航空航天、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自3D打印诞生以来,已经从工业、建筑模型打印开始向功能性和服务性产品转变。而在未来的智能制造背景下,3D打印技术将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其他先进技术融合发展。3D打印技术被誉为颠覆传统制造业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但是现有3D打印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存在着强度不够的问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与3D打印机流动性、成型性较为匹配,同时具有足够强度和硬度的3D打印材料。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P,它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但是吸水性大,饱和水可达到3%以上,在一定程度影响制件的尺寸稳定性。聚酰胺作为大用量的工程塑料,广泛用于机械、汽车、电器、纺织器材、化工设备、航空、冶金等领域。
单晶蓝宝石晶须(SinglecrystalsapphireWhisker,亦称单晶蓝宝石纤维)是一种具有一定长径比的单晶氧化铝晶须,具有超强机械强度、抗热冲击、比重小、抗氧化、高耐磨量和高耐腐蚀性等优异的物理性能。单晶蓝宝石晶须适合作为陶瓷、金属、塑料及橡胶的增强组元。因此,单晶蓝宝石晶须成为第三代先进复合材料的最佳选择。在聚酰胺中加入单晶蓝宝石晶须后,可以显著提高制品的弯曲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尺寸稳定性和热畸变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3D打印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性、耐老化性能。扩大聚酰胺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上高端应用范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性3D打印材料,包括按重量计的如下组分:
聚酰胺30~100重量份
环氧树脂30~80重量份
松香树脂20~30重量份
单晶蓝宝石晶须20~60重量份
偶联剂1~10重量份
流平剂0.1~5重量份
脱气剂0.1~5重量份
分散润滑剂1~10重量份。
优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酰胺50~80重量份
环氧树脂30~50重量份
松香树脂20~30重量份
单晶蓝宝石晶须30~50重量份
偶联剂1~10重量份
流平剂0.1~5重量份
脱气剂0.1~5重量份
分散润滑剂1~10重量份。
所述聚酰胺是为市售聚酰胺,分子量为20000-30000;环氧树脂为市售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松香树脂为市售松香树脂。
单晶蓝宝石晶须为直径0.1~5微米,长度为5~100微米,密度为4g/cm3,纯度(wt%)为90-99.9%的单晶蓝宝石晶须。
所述偶联剂为锆类偶联剂;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丁基纤维素。
所述脱气剂经济环保的蓖麻油;所述分散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或双脂肪酸酰胺。
一种改性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a、将环氧树脂、松香树脂、分散润滑剂、偶联剂按照所述配方量放入配料罐中,在加热装置中快速搅拌1~3h制成熔融的混合液体;b将单晶蓝宝石晶须加入上述熔融的混合液体在超声下震荡10~30min;c、在100~200℃下向加入单晶蓝宝石纤维的熔融的混合液体中加入聚酰胺、流平剂、脱气剂,继续搅拌1~2h;d、自然冷却,粉碎筛分后即可制得改性后的3D打印材料。
所述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50~100℃,搅拌速度为300~700r/min。
步骤c中搅拌速度为450~7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东莞纽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东莞纽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8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刮的PA6复合材料
- 下一篇:防止在超疏水表面上水滴反弹和溅射的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