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牛蒡根提取菊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8123.6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文;李克庆;魏兆云;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德健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蒡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菊糖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牛蒡根提取菊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牛蒡,又名恶实、大力子,也叫东洋牛鞭菜等,牛蒡具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抗癌等作用;可降血糖、降血压、血脂、治疗失眠,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牛蒡根也含有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酥,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菊糖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测定肾小球的滤过率,由于人体内不含有菊糖,静注后,不被机体分解、结合、利用和破坏,经肾小球滤过为唯一排泄途径,肾小管既不分泌也不重吸收,可通过测定血中和尿中的菊糖含量,来精确计算肾小球的滤过率,即菊糖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目前已知的含有菊糖的植物有三万多种,在提取工艺和方法上较为传统,提取率低、耗时长且耗能大;因此,需要一种即简便又经济的可快速从牛蒡根中提取菊糖的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快速且提取率高的从牛蒡根提取菊糖的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从牛蒡根提取菊糖的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将牛蒡根洗净晒干后,粉碎得牛蒡根粉备用;
2)加入900~1100ml温度为80℃的热水并充分搅拌均匀,水温保持75~85℃的前提下浸渍提取2-3小时后滤出滤液,反复浸渍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趁热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至200~350ml时,自然降温至20℃备用;
4)加入400~600ml95度乙醇,充分搅拌5~7min并静置2~3h后,滤除滤液得沉淀物,即为菊糖粗品;
5)将步骤4)制得的菊糖粗品加入9~11倍量的蒸馏水搅拌20~30min至彻底溶解,滤除滤渣;
6)在步骤5)的滤液中加入95度乙醇,滤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搅拌均匀并置于0~4℃的环境下11~13h;
7)过滤得滤渣,于75~85℃的温度下干燥15-25min即得菊糖成品。
本发明一种从牛蒡根提取菊糖的方法,主要经过粉碎、浸渍、浓缩、沉淀、提纯、干燥的步骤,可以快速、简便的提取菊糖,经济性好、提取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牛蒡根洗净晒干后,粉碎得牛蒡根粉备用;加入1000ml温度为80℃的热水并充分搅拌均匀,水温保持80℃的前提下浸渍提取2小时后滤出滤液,反复浸渍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至200ml时,自然降温至20℃备用;加入400ml95度乙醇,充分搅拌5min并静置2h后,滤除滤液得沉淀物,即为菊糖粗品;将制得的菊糖粗品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搅拌20min至彻底溶解,滤除滤渣;在滤液中加入95度乙醇,滤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搅拌均匀并置于0~4℃的环境下12h;过滤得滤渣,于85℃的温度下干燥15min即得菊糖成品。
实施例二
将牛蒡根洗净晒干后,粉碎得牛蒡根粉备用;加入1100ml温度为85℃的热水并充分搅拌均匀,水温保持85℃的前提下浸渍提取3小时后滤出滤液,反复浸渍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至350ml时,自然降温至20℃备用;加入500ml95度乙醇,充分搅拌7min并静置3h后,滤除滤液得沉淀物,即为菊糖粗品;将制得的菊糖粗品加入11倍量的蒸馏水搅拌30min至彻底溶解,滤除滤渣;在滤液中加入95度乙醇,滤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搅拌均匀并置于0~4℃的环境下13h;过滤得滤渣,于75℃的温度下干燥25min即得菊糖成品。
实施例三
将牛蒡根洗净晒干后,粉碎得牛蒡根粉备用;加入900ml温度为75℃的热水并充分搅拌均匀,水温保持85℃的前提下浸渍提取2.5小时后滤出滤液,反复浸渍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至300ml时,自然降温至20℃备用;加入600ml95度乙醇,充分搅拌6min并静置3h后,滤除滤液得沉淀物,即为菊糖粗品;将制得的菊糖粗品加入9倍量的蒸馏水搅拌25min至彻底溶解,滤除滤渣;在滤液中加入95度乙醇,滤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搅拌均匀并置于0~4℃的环境下11h;过滤得滤渣,于80℃的温度下干燥20min即得菊糖成品。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不做出创造性劳动而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德健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未经利德健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8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