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水煤气原理除硫脱硝的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87747.6 | 申请日: | 2015-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周天;冯维忠;杜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水煤气 原理 硫脱硝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水煤气原理除硫脱硝的锅炉。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污染问题越来越白热化,人们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锅炉,因为会造成空气污染要设立很高的烟筒,或在烟气出口设置一些除硫脱硝装置。但这些装置对除硫脱硝并不能完全彻底,不能保证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结果很多污染物被排到了地下及下水道,对土地造成了污染,并且还有一部分有害气体也一并被排入了大气中,造成了空气污染。如何使用最简洁的方法对锅炉排放物进行处理,是值得深入考虑的,所以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水煤气原理除硫脱硝的锅炉,使之在燃烧阶段就能够处理有害污染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水煤气原理除硫脱硝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在所述锅炉本体的内腔的底部设有集灰箱,所述集灰箱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结构,在所述集灰箱的底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煤灰承接壳,所述煤灰承接壳的底部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且在所述煤灰承接壳的底部与集灰箱的底部之间设有支撑装置,在所述煤灰承接壳内设有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在所述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的上部间隔设有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喷淋水管,且所述喷淋水管的延展方向与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的延展方向保持一致,在所述喷淋水管上均匀设置有镂空孔。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中所述支撑装置为轴承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在燃烧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清理,而不是在排放口对其进行处理,并且在反应清理之后,还可以在除尘组进行二次清理,提高污染物处理的能力,所以排放的物质是严格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的,并且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锅炉本体,2.集灰箱,3.煤灰承接壳,4.支撑装置,5.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6.喷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一种通过水煤气原理除硫脱硝的锅炉的优选实施例,包括锅炉本体1,在锅炉本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有集灰箱2,所述集灰箱2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结构,在集灰箱2的底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煤灰承接壳3,所述煤灰承接壳3的底部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且在煤灰承接壳3的底部与集灰箱2的底部之间设有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为轴承座,在煤灰承接壳3内设有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5,在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5的上部间隔设有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喷淋水管6,且喷淋水管6的延展方向与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5的延展方向保持一致,在喷淋水管6上均匀设置有镂空孔。
本发明原理过程如下:
喷淋水管6将水喷洒到煤水混合物容纳区域5中掉下来的煤上,使燃烧后的煤与水发生反应,
当被烧过的煤与水结合后就会产生水煤气。具体反应过程如下方程式所示:
H2O+C=CO+H2
当水与碳发生反应后,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会和炉膛中的氧气反应;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CO+O2=2CO2
H2+S=H2S
上述生成物硫化氢可融于水,产生氢硫酸。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其中的二氧化硫会和水产生反应,反应物再与氧气发生反应,反映生成物为硫酸,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煤燃烧还会生成氮气,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和氧气反应就会生成硝酸,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N2+O2=2NO
2NO+O2=2N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7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方向型漏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可安装检测装置的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