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83148.7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夏良文;王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良文;王相刚 |
| 主分类号: | C23G1/12 | 分类号: | C23G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用除蜡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经过机械抛光时,精抛布轮上附带有铝合金专用抛光蜡,使合金表面抛光至镜面,合金抛光后,氧化或着色前必须把这些残留的蜡清洗掉。抛光蜡的蜡垢主要是由石蜡、脂肪酸、松香皂、金属氧化物。铝材除蜡剂是一种专门用于铝基材方面的除蜡剂,广泛应用于电镀、钟表、工艺品、饰品等五金行业工件的抛光后之除蜡工艺。目前除蜡剂的研究主要是选择一些表面活性剂、助剂、缓蚀剂、助溶剂等复合、调配,从而使产品在常温、加温、超声波、浸洗等工艺中都能去除各种蜡垢铝和铝合金,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和优异的表面处理性能,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铝材除蜡剂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1)功能单一,仅有除蜡功能,没有松化或去除自然氧化膜的作用;(2)一般为碱性除油,使用时间长就会导致铝材失去光泽;(3)除蜡速度慢,使用周期短;(4)添加剂种类太多,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既能够去除铝基材表面的蜡和自然氧化膜,又能够给铝基材增加光泽,而且不腐蚀铝基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的制备方法,制作简便,制作成本低,且获得的新型铝材除蜡剂性能优异且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其组成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进一步的,其组成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反应釜中放入一部分重量份的水,然后加入盐酸并搅拌均匀,再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和乙二醇单丁醚,搅拌溶解,升温至75-85℃,补充水至全量,混匀后即得产品。
进一步的,盐酸浓度为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的新型铝材除蜡剂为酸性液体,除蜡效果显著,除蜡速度快,能有效去除铝型材表面的抛光膏、抛光蜡、油脂、污渍及自然氧化膜,而且对铝基材无伤害,特别适合机械抛光后铝型材的除蜡与除油,它具有成本低廉、铝耗少、节省能源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发明人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其组成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其中,盐酸用于浸蚀铝材,去除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乳化渗透作用,全面包容油污、蜡垢,乳化成0/W型;烷基苯磺酸是还原剂,同时与盐酸协同作用,松化、剥落自然氧化膜并湿润油污、蜡垢,同时还起到增亮效果;乙二醇单丁醚为溶剂,起助溶的作用,即搭桥作用,既能溶解蜡垢,又能溶于水,使不能相溶的几种物质完全揉合一起,形成澄清透彻溶液。本发明提供的除蜡剂各组分的作用及其之间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具有显著的除蜡效果和较高的除蜡效率,而且能够松化自然氧化膜,对铝基材无伤害,特别适合机械抛光后铝型材的除蜡与除油。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在反应釜中放入1/3重量份的水,然后加入盐酸并搅拌均匀,盐酸浓度为15%,再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和乙二醇单丁醚,搅拌溶解,升温至80℃,补充水至全量,混匀后即得产品。
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获得的产品性能优异,而且产品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其组成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在反应釜中放入2/3重量份的水,然后加入盐酸并搅拌均匀,盐酸浓度为10%,再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和乙二醇单丁醚,搅拌溶解,升温至75℃,补充水至全量,混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3
一种新型铝材除蜡剂,其组成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在反应釜中放入1/3重量份的水,然后加入盐酸并搅拌均匀,盐酸浓度为13%,再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和乙二醇单丁醚,搅拌溶解,升温至85℃,补充水至全量,混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良文;王相刚,未经夏良文;王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3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饰洗涤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吸收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翅片涂层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