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老伴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2694.9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5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栋;赖知法;陈江城;尹贵;李睿;马伟光;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G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行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服务于老年人的多功能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老年人1.69亿,到203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上升到4亿,老年人比例将从目前的14%上升到26%。大部分较高年龄老年人常常需要专人的看护和照顾,这样一方面需要高昂的花费和人力支出,另一方面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自由度上大为降低。各类行动不便老年人的大量存在,使得助老伴行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老年人总的服务需求满足率仅为16%,还有84%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老年人用服务设备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需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针对老年行走辅助与康复方面的器械或设备。传统的助行器具(如专用手杖、代步轮椅等)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对行走自主性、使用友好性以及防摔救护能力的需求。所以,如果能发明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的能够帮助老年人完成自主、安全户外活动的伴行装置,不仅可以降低家庭负担,还可以很好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微型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助老服务机器人也得以快速的发展。目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助行服务设备中,多采用自动化轮椅的形式。该种助老服务设备可以满足下肢几乎丧失行走能力的老人或者残疾人在一定空间内的自由移动,但对于大多数只是下肢无力、易疲劳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有很强的自主行走意愿、希望能有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那么轮椅式的助老设备就显得笨重和功能单一了。
近几年国内外见诸报道的助行机器人如中国专利CN201310086896.5,CN201310034245.1,CN200910307239.2,CN201010597105.1,公开了三种典型的助行机器人。其中,第一种是扶手助力式移动机器人,其类似于一个智能拐杖,结构功能较为单一,没有考虑老年人易疲劳的特点,只具有助力助行功能而没有轮椅输送功能;第二种是外骨骼式助力助行机器人,其对于下肢残疾的人群比较适合,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其穿戴不便,结构复杂笨重不够友好;第三种的主体都是四轮轮椅形式,且都具轮椅输送和一定的助行能力,但结构笨重、复杂,助行和代步功能间的转换不自然,二者助行状态下的助力效果差、对使用者的安全保障考虑较少。
发明内容
综合考虑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助老伴行机器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轻便、功能多样(轮椅输送、助力伴行、摔倒防护)且功能间的转换简单自然的助老伴行机器人设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助老伴行机器人,包括座椅、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座椅支架连接左右对称的前支腿,每个前支腿的中部与一个后支腿的顶部铰接,前、后支腿之间连接有主伸缩推杆形成高度可调的左、右对称的人字撑结构;所述行走装置与人字撑结构的下端相连,所述座椅后方设有后备箱,该后备箱连接于左右前支腿之间;所述后备箱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左右扶手臂,每侧扶手臂均通过一个副伸缩杆与该侧前支腿成三角支撑连接;所述左右扶手臂前端设有防摔机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座椅及其左右两侧的座椅支架上设有翻折机构,包括每侧倒“T”字形座椅支架上水平方向的支撑驱动槽和垂直方向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与座椅上部一侧的销轴配合,支撑驱动槽上加工有齿条,所述座椅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贯穿于座椅两侧及该侧支撑驱动槽的传动轴,该传动轴中部设有轴中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啮合,传动轴两端设有端部齿轮分别与左右座椅支架支撑驱动槽中的齿条啮合。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置于两前支腿下端的装有带轮毂电机的驱动轮、置于两后支腿下端的万向从动轮。
所述装有万向从动轮的后支腿中设有定轴机构,该定轴机构包括设在后支腿中下部内侧的一个调轴电动推杆,调轴电动推杆与一个万向轮安装板铰接,该万向轮安装板用轴销与后支腿的下端连接后再与万向从动轮的转向轴相连。
所述防摔机构包括左右对称的扶手前臂,每侧扶手前臂均与该侧的扶手后臂通过扶手锁止机构相连接。所述扶手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扶手前臂上的锁止孔、设置在扶手前后臂连接处的扶手后臂内部空腔中的锁止销、复位弹簧及解锁键,当锁止状态时,锁止销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伸出,与锁止孔配合,从而限制扶手前臂相对于扶手后臂的水平转动;开锁时,通过按动解锁键,利用杠杆原理将锁止销下压,松开与锁止孔的配合,扶手前臂即可顺利得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2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运动减肥机及其运动减肥方法
- 下一篇:行走恢复护理功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