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除尘打磨抛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0770.2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5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10 | 分类号: | B24B5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打磨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除尘打磨抛光装置,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金属零部件的表面打磨大多采用的是角磨机、布带机等打磨工具,打磨产生的粉尘直接进入大气中不仅对空气产生污染而且对操作者产生人身危害,虽然有的工位安装了集中吸尘装置但也是距离打磨位置相对较远、较高,很难有效的排尘,使用也不是很灵活,对于抛光,不论是制造业的金属零部件还是非金属的零部件以及建筑业墙面等的抛光,均会产生大量粉尘,危害着操作者的人身健康严禁周围环境的清新洁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除尘打磨抛光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吸收打磨抛光时产生的各种粉尘,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及对人员的伤害,该装置具有使用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它不仅可以用于金属零部件的制造,还可以用于建筑业,适用范围广。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除尘打磨抛光装置,吸尘工作腔一侧端面设有进风导管,进风导管上端部设有进风开关,吸尘工作腔上上端面设有排尘导管,吸尘工作腔下端面设有吸尘导管,吸尘导管下部设有工作轮,吸尘工作腔一侧设有软轴,软轴下端与工作轮连接,软轴外圆周套装有软轴套筒,软轴套筒一侧设有手柄。
所述的吸尘工作腔内设有环形腔,进风导管与环形腔相同,环形腔上设有通气孔。
所述的工作轮外侧设有工作轮罩,工作轮罩与软轴套管焊接固定,吸尘导管与工作轮罩焊接固定。
所述的通气孔为8个,通气孔与环形腔中心轴线呈12-15°角,通气孔直径为0.1mm。
所述的吸尘导管、排尘导管和进风导管与吸尘工作腔细牙螺纹连接。
所述的进风开关与进风导管为快速接头连接。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吸收打磨抛光时产生的各种粉尘,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及对人员的伤害,该装置具有使用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它不仅可以用于金属零部件的制造,还可以用于建筑业,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自除尘打磨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尘工作腔的剖视图。
其中,1-软轴,2-软轴套筒,3-手柄,4-工作轮罩,5-工作轮,6-吸尘导管,7-吸尘工作腔,8-进风导管,9-进风开关,10-排尘导管,11-环形腔,12-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除尘打磨抛光装置,吸尘工作腔7一侧端面设有进风导管8,进风导管8上端部设有进风开关9,吸尘工作腔7上上端面设有排尘导管10,吸尘工作腔7下端面设有吸尘导管6,吸尘导管6下部设有工作轮5,吸尘工作腔7一侧设有软轴1,软轴1下端与工作轮5连接,软轴1外圆周套装有软轴套筒2,软轴套筒2一侧设有手柄3。
如图2所示,所述的吸尘工作腔7内设有环形腔11,进风导管8与环形腔11相通,环形腔11上设有通气孔12。
所述的工作轮5外侧设有工作轮罩4,工作轮罩4与软轴套筒2焊接固定,吸尘导管6与工作轮罩4焊接固定。
所述的通气孔12为8个,通气孔12与环形腔11中心轴线呈12-15°角,通气孔12直径为0.1mm。
所述的吸尘导管6、排尘导管10和进风导管8与吸尘工作腔7细牙螺纹连接。
所述的进风开关9与进风导管8为快速接头连接。
工作时,将进风开关9打开,压缩空气通过进风导管8进入吸尘器工作腔7,经过环形腔11与通气孔12进入排尘导管10,同时在吸尘导管6区域形成真空腔而产生负压,同时会吸入吸尘导管6端口外面的任何轻质杂物形成射吸式真空吸尘器;此时,旋转软轴1的动力源启动,软轴1开始转动,带动工作轮5旋转,开始进行打磨或抛光工作,产生的粉尘就会经过吸尘导管6排出进入排风导管以及与排风导管相连的集粉袋,达到自行除尘的作用,由于有工作轮罩4的收拢作用,使吸尘效果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0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镶配式医用钳
- 下一篇:便携式弹簧端面磨削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