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粉吸入剂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80346.8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2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雨;秦践;郑伟;李麒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72 | 分类号: | A61K9/72;A61K47/26;A61K47/12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蕾;张德斌 |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粉 吸入 用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粉吸入剂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具有包被剂、载体用一水乳糖和微粉化的药物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的包被剂为吸入用硬脂酸镁或吸入用硬脂酸镁与微粉化一水乳糖中的组合。本发明采用具有特定粒径特征的吸入用硬脂酸镁或吸入用硬脂酸镁与微粉化一水乳糖中的组合作为包被剂应用于干粉吸入剂用组合物可避免了硬脂酸镁的肺部沉积对肺部产生刺激和其他副作用、提高活性成分体外测定参数、提高活性成分细颗粒比例及提高产品的湿热稳定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粉吸入剂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粉吸入剂(Dry powder inhalers,DPI)又称吸入粉雾剂(Aerosol ofmicropowders for inspiration),是在定量吸入气雾剂(Pressurized metered-doseinhaler,pMDI)的基础上,综合粉体工学的知识而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它是将微粉化药物单独或与载体混合后,经特殊的给药装置,通过患者的主动吸入,使药物分散成雾状进入呼吸道,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种给药体系。
肺部的生理结构要求干粉吸入剂的药物粒子非常精细,一般认为理想的药物粒径为1~5μm,大于此范围的粒子不能进入细支气管内,而更小的粒子又易随呼吸呼出。药物载体主要用于吸附药物微粒,增强药物在储存时的稳定性,使药物保持无定型玻璃态。当患者吸气时,空气湍流产生的剪切力使药物与载体分离,小于5μm的微粒进入下呼吸道,而大颗粒载体或药物则落于口腔和咽喉。空气湍流产生的剪切力越大,与载体成功分离的微粒药物比例越高,肺沉积率越高。
现有技术中采用将硬脂酸镁与活性成分混合在一起进行微粉化来制备干粉吸入剂,例如CN101484134A公开了硬脂酸镁应用于干粉吸入制剂的技术方案,其中是将硬脂酸镁与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微粉化,硬脂酸镁与活性成分均被粉碎至粒径3μm左右,用于制备粉吸入剂产品。但是,粒径3μm左右的硬脂酸镁与具有相同粒径的活性成分一样,会随着患者的吸入与活性成分一起进入肺泡,对于长期使用该药物的患者来说,硬脂酸镁的长期摄入和在肺部沉积会对肺泡产生一定刺激和其他副作用。
发明内容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粉吸入制剂用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包被剂、载体用一水乳糖和微粉化的药物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的包被剂为吸入用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镁与微粉化一水乳糖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提供的干粉吸入制剂用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组合物中包被剂用量为药物组合物总重量为0.1~1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提供的干粉吸入制剂用药物组合物中,所述吸入用硬脂酸镁的粒度分布特征为5μm≤D50≤15μm,且10μm≤D90≤30μm;微粉化一水乳糖粒度分布特征为D50≤5μm且D90≤10μm。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提供的干粉吸入制剂用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药物活性成分选自格隆铵、芜地铵、茚达特罗、福莫特罗、维兰特罗和氟替卡松或者这些化合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制备上述任一方案中干粉吸入剂用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包被剂与载体用一水乳糖一起充分混合包被,得包被粉;
(b)将药物活性成分微粉化;
(c)将步骤(a)制得的包被粉与步骤(b)制得的微粉化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即得干粉吸入剂用药物组合物。
特别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采用高剪切混合方式或三维混合方式进行混合包被或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0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