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79226.6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程代京;程伯鸿;王贤钢;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擎华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1/08 | 分类号: | F01D1/08;F01D25/16;F01D5/02;F04D29/056;F04D29/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酸 尾气 回收 设备 | ||
1.一种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NO压缩端 (1)、中间体(2)和硝酸尾气透平端(3);主轴(15)安装在中间体(2)中且 贯穿NO压缩端(1)和硝酸尾气透平端(3);
所述硝酸尾气透平端(3)包括排气口(8)、膨胀端蜗壳(4)、膨胀端静叶 环(7)以及安装在主轴(15)上的膨胀端动叶轮(6);硝酸尾气通过管路进入 硝酸尾气透平端(3),依次经膨胀端蜗壳(4)、膨胀端静叶环(7)进行加压加 速后进入膨胀端动叶轮(6)推动其旋转,从而带动主轴(15)旋转,最后硝酸 尾气通过排气口(8)排出;
所述NO压缩端(1)包括进气口(13)、压缩端蜗壳(9)、压缩端导叶环(10) 和安装在主轴(15)上的压缩端动叶轮(11);NO气体从进气口(13)进入NO 压缩端(1),由主轴(15)带动压缩端动叶轮(11)旋转压缩后,经压缩端导叶 环(10)导出至压缩端蜗壳(9)汇聚后流出至管道;
所述中间体(2)包括中间外壳(16)和浮环轴承(17),主轴(15)通过浮 环轴承(17)安装在中间体(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 尾气透平端(3)、NO压缩端(1)和中间体(2)采用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 (15)上的浮环轴承(17)与NO压缩端(1)之间,浮环轴承(17)与硝酸尾 气透平端(3)均设置有碳环密封(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 端动叶轮(6)上设置有膨胀端叶轮密封(5),压缩端动叶轮(11)上设置有压 缩端叶轮密封(12),膨胀端叶轮密封(5)和压缩端动叶轮(11)上设置有压缩 端叶轮密封(12)与其分别对应叶轮之间的间隙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硝酸尾气透平端(3)采用向心式透平,NO压缩端(1)采用离心式压缩机 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硝酸尾气透平端(3)的排气口(8)为逐渐放大的锥形结构,所述NO压缩 端(1)的进气口(13)为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硝酸尾气余压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端静叶环(7),膨胀端动叶轮(6)和压缩端动叶轮(11)采用了钛合 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擎华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擎华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92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极体的表面电压测定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运动检测器以及运动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