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7456.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丘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背光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包括框体以及框体内的导光板、多个光源组件和光学膜片组,导光板上阵列开设有多个与光源组件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光源组件包括具有环形侧壁的光源固定部和固定在光源固定部的侧壁表面的多颗LED灯珠,光源固定部插设于第一通孔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光源组件被设置为具有环形侧壁的光源固定部,光源固定部的侧壁表面固定有多颗LED灯珠,在导光板上阵列与光源组件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光源固定部插设于第一通孔内,LED灯珠发出的光线沿第一通孔的内壁360°射入至导光板内,此种设计方式兼具侧入式入光和直下式入光的优点,能同时满足超薄设计和区域调光设计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中,由于液晶屏本身并不发光,于是均需要搭载背光源。当前主流显示器背光技术大多采用LED作为背光源,而背光源按照其在显示器内的安装形式主要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
直下式指的是把LED做成密集的点阵,放置在屏幕的背后,直接照射屏幕;侧入式指的是把LED背光源放置在屏幕的侧面,光源照射导光板后,点亮整个屏幕的背面,从而让整个使屏幕都亮起来。
然而这两种架构都存在优缺点,由于LED本身出光角度并不大,直下式背光方式中,LED分布密度非常大,成本上并无明显的优势,但可以实现区块性的背光亮度控制,从而实现local dimming(区域调光)设计。为降低成本,直下式背光方式通常利用大功率LED搭载二次透镜实现一定的亮度要求,虽然可以减少LED的数量,但此种方式在实现超薄设计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利用了二次透镜,使用背光进行local dimming设计也变得无法进行,影响画质。
侧边式背光设计通常被应用在高端机种中,缘由在于其可实现超薄设计。此种方式采用导光板进行光传输可以很好地解决掉直下式背光设计中可能存在的灯影等光学品味问题。然而,其缺点也明显,无法实现local dimming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且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区域调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框体以及所述框体内的导光板、多个光源组件和光学膜片组,所述导光板上阵列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光源组件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具有环形侧壁的光源固定部和固定在所述光源固定部的侧壁表面的多颗LED灯珠,所述光源固定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LED灯珠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内壁。
其中,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光源固定部的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框体底面。
其中,所述光源固定部为环形的散热板,所述LED灯珠通过LED基板固定在所述光源固定部的外环面。
或者,所述光源固定部为环形的电路板。
其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之间。
其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密闭于所述光源固定部顶部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其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紧贴于所述导光板底部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
或者,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反射片还包括紧贴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翻折部;所述光源固定部的侧壁的内表面为反射面,且所述光源固定部的下部开设有多个透光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纹路与图案的复合材料外观件
- 下一篇:一种木塑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