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间域偏移成像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7384.8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岳玉波;钱忠平;史云燕;孙鹏远;李建峰;徐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0727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 偏移 成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间域偏移成像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读取一道地震数据;通过双平方根公式,求取该道的震源到成像道粗网格成像点的第一走时,和粗网格成像点到接收点的第二走时,并将所述第一走时和所述第二走时之和作为粗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通过三次卷积插值公式,根据所述粗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插值计算出细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根据所述细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在输入地震道上拾取能量,作为该输入道的成像结果,最终的偏移结果是所有输入地震道成像结果的叠加。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偏移叠加剖面中的高频信息被严重破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提高成像结果精度和准确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时间域偏移成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兼具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灵活性,Kirchhoff偏移目前仍是工业界通用的时间域偏移成像方法。Kirchhoff偏移的实质是地震数据沿着地下成像点绕射走时曲线的叠加求和,即,首先对于每个地震记录道计算地下每个成像点到该道所对应的震源和接收点的走时,然后根据此走时在此地震道上拾取能量并进行叠加,最终的叠加结果即为该点的成像值。
然而,在Kirchhoff偏移的实现过程中,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通常在稀疏成像网格上(粗网格成像点)计算走时和振幅,并通过线性插值将粗网格成像点的走时插值到细网格点上,然后再进行成像值的计算。
然而,由于线性插值只是一种低阶的插值方法,其无法保证Kirchhoff偏移算子所需要的一阶的连续性,从而导致在插值节点处产生异常的平层状的高频能量。在偏移叠加后,这种同插值节点位置相关的高频能量会相干加强,致使最终的偏移叠加剖面中的高频信息被严重破坏,极大的影响了后续反演处理和属性提取的精度。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域偏移成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偏移叠加剖面中的高频信息被严重破坏而影响了后续反演处理和属性提取的精度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读取一个地震道的地震数据;
通过双平方根公式,求取该地震道的震源到成像道粗网格成像点的第一走时,和粗网格成像点到接收点的第二走时,并将所述第一走时和所述第二走时之和作为粗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
通过三次卷积插值公式,根据所述粗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插值计算出细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
根据所述细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在该地震道上拾取能量,并将拾取的能量进行叠加,将叠加结果作为该地震道的成像结果;
对所有地震道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得到一个成像道的偏移成像结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读取一个地震道的地震数据,包括:
获取待分析区域的CMP道集地震数据;
从所述CMP道集地震数据中读取一道地震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平方根公式为:
其中,t表示粗网格成像点的双程走时,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认证的方法和认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增值业务提供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