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及射频识别标签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77353.2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威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射频 识别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及射频识别标签。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射频识别系统包含标签,阅读器。其中,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主要由天线、专用芯片和耦合元件组成。现有的天线多为平面线圈,其仅能产生一个维度的磁场,当标签与阅读器的读写面构成角度不同而导致通信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及射频识别标签,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线,所述天线的线圈包括立体螺旋线圈和平面螺旋线圈,所述立体螺旋线圈和平面螺旋线圈连接,所述线圈具有纳米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立体螺旋线圈和平面螺旋线圈能够产生两个维度的磁场,可有效避免因标签与阅读器构成角度不同而导致通信劣化,且线圈具有纳米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天线的传输能量,保证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立体螺旋线圈和平面螺旋线圈的线圈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立体螺旋线圈和平面螺旋线圈垂直设置,所述立体螺旋线圈的一个侧面与平面螺旋线圈位于同一平面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立体螺旋线圈和平面螺旋线圈能够产生两个相互垂直的磁场,进一步有效避免因标签与阅读器构成角度不同而导致通信劣化。
进一步,所述纳米结构为通过纳米技术刻蚀于线圈表面的纳米线。
进一步,所述纳米结构为通过纳米技术涂覆于线圈表面的纳米颗粒。
采用上述进两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纳米线或纳米颗粒,在天线上形成许多微小天线,增大天线的传输能量。
进一步,所述线圈材料为Al、Cu、Ag、Pt或W。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所述标签采用了上述天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天线的线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立体螺旋线圈,2、平面螺旋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天线的线圈包括立体螺旋线圈1和平面螺旋线圈2,所述立体螺旋线圈1和平面螺旋线圈2连接,所述线圈具有纳米结构。
优选,所述立体螺旋线圈1和平面螺旋线圈2的线圈截面均为长方形,即线圈绕线轨迹为长方形;所述立体螺旋线圈1和平面螺旋线圈2垂直设置,所述立体螺旋线圈1的一个侧面与平面螺旋线圈2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所述纳米结构为通过纳米技术刻蚀于线圈表面的纳米线。
优选,所述纳米结构为通过纳米技术涂覆于线圈表面的纳米颗粒。
优选,所述线圈材料为Al、Cu、Ag、Pt或W。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所述标签采用了上述天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威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威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蚕茧计数方法
- 下一篇:智能卡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