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球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77236.6 | 申请日: | 2015-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瑜;谢翔旻;黄启忠;谢志勇;苏哲安;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43200 | 代理人: | 胡燕瑜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掺杂 纳米 方法 | ||
1.一种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以碳化钙为碳源,谷氨酸为氮源,碳化钙和谷氨酸的摩尔比为2:1-4:1,将碳化钙压碎至1-2mm后,放入反应釜中,再加入谷氨酸搅拌混合均匀,密封反应釜;
(2)将反应釜加热升温,至130-150℃碳化钙和谷氨酸进行反应,随后停止加热,让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
(3)打开反应釜,釜内产物分层,上层为絮状黑色固体产物,取上层反应产物分别经10%-20%稀盐酸、蒸馏水和乙醇洗涤抽滤,在60-80℃干燥6-10小时后,得到产物氮掺杂碳纳米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占反应釜的容量比为2.5-5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得的氮掺杂碳纳米球的直径为50-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2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