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智能型便携空气采样器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5836.9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富荣;鱼亮;毕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5D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210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智能型 便携 空气 采样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采样装置领域,具体为多功能智能型便携空气采样器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采样器是用于环境监测站、卫生防疫、工程质量室内检测、科研单位、工矿企业等场所的空气采样设备,如TVOC、SO2、NOX、Hg2、Cl2、H2S等气态及总尘、呼尘、金属毒物等气溶胶态的样品。
现有的空气采样系统,原理基本遵循如下规律:进气口→流量检测机构→泵体控制机构→出气口。进气口部分一般就采用防尘膜隔离,并单独选用进气口径来进行流量稳定性控制。流量检测机构通用方法有四种,背压检测法、浮子示值法、差压检测法和流量传感检测法,现有市场基本检测以浮子示值法居多,部分厂家采用差压检测法或流量检测法进行流量检测,背压检测主要用在大流量的粉尘采样系统中。泵体控制机构在空气采样器系统中较为重要,按照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控制模式,按照控制机理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手动控制一般应用于浮子示值流量检测系统中,自动控制应用于差压检测法和流量检测法检测系统中。出气口方式基本遵循通气顺畅即可。
现有技术中,检测低流量时稳定性较差;在气体流量检测系统中,精度和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气体系统可塑性较强,气体压缩性高,易受到现场环境参数的影响,导致系统的检测控制精度降低。若系统采用开环控制,采样精度和稳定性均不能得到保证。现有系统无法进行标准体积的转化和对流量信息的综合显示,无数据通讯功能;尤其是耐背压能力差,背压,到达一定程度后系统停机,给采样造成麻烦和重复性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适应范围广的多功能智能型便携空气采样器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功能智能型便携空气采样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初始化并设定流量及运行模式;
步骤二,根据现场环境温度、大气压及背压参数修正设定流量,并按照设定运行模式运行采样;
步骤三,通过流量传感器反馈管路中流量,与修正后的设定流量做差获得流量控制误差量;
步骤四,采用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根据流量控制误差量对隔膜泵电机实时控制,实现流量控制;并通过实时的积分运算获得采样时间段内的采样体积;
步骤五,根据设定的运行模式,判断是否执行停机或反复执行步骤三、四和五。
优选的,步骤二中,同时对此检测时间段内的温度、大气压和背压进行检测;并根据采集得到的温度、大气压和背压,通过转换公式,将此时间段内的采集体积转换到20℃、101.3kPa环境下的体积,并累到已采集到的这一环境下的体积上。
优选的,步骤一中,设定的运行模式包括手动控制采样启停的手动模式,设定运行启动时间及运行时长的定时模式,以及设定需要的采样体积的定容模式;所有模式均能够手动停止。
优选的,步骤二中,当检测到背压大于采样器的背压安全值后,输出经降流后的流量控制值,降流后的流量产生的背压在采样器的背压安全值范围内。
优选的,步骤一中,设置流量后可进行设置流量的校准。
本发明多功能智能型便携空气采样器,包括,
用于设置流量和选择运行模式的人机交互界面;
用于实时采集现场温度、大气压和背压的传感器;
用于对流量检测值与流量修正后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后得到流量误差信号的比较器;
用于根据误差信号对应时刻的温度和背压检测信号,对误差信号进行补偿后,对流量信号进行PID控制的控制器;
用于根据控制器指令对隔膜泵进行控制的电机;
用于为系统供电的供电单元;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采集体积进行实时标况计算和累加。
优选的,人机交互界面包括用于显示流量指示的浮子显示和数字OLED显示。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储存现场采样参数和采集值的存储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现场环境的温度和背压进行实时的监测对流量误差信号进行实时的补偿,配合控制器的PID的闭环控制实现对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补偿控制,从而提高其控制精度和采样效果,通过对流量的设定实现对空气、灰尘以及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采样,保证了低流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5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