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减振垫及减振垫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5124.7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标顶空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3 | 分类号: | F16F1/373;F16F3/09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减振垫 减振垫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消音减振的减振垫及减振垫组。
背景技术
减振垫主要用于需要隔音减振的地方,具有极佳的阻尼减振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目前所使用的减振垫大多是采用橡胶为材料,圈形的减振垫,这种减振垫结构简单,但是隔音减振效果一般;研究开发一种隔音减振效果更好的减振垫是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隔音减振效果更好的减振垫及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和携带的减振垫组。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减振垫,所述减振垫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由上中下三层结构构成,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上下层和由金属丝橡胶材料制成的中间层。
金属橡胶减振垫、隔振垫是天然橡胶的模拟制品,金属橡胶构件以金属丝为原材料,不含有任何天然橡胶,但却具有天然橡胶一样的弹性和多孔性,特别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阻尼减振。其内部呈网状,类似天然橡胶的大分子结构,在交变的应力应变的作用下能耗散大量的振动能量,其阻尼特性与施加于其上的应变有关。对大振幅运动阻尼很大,而对小振幅运动阻尼适中,在共振区内阻尼显著增大,能有效抑制共振峰值,在隔振区内阻尼迅速减小,因而具有优良的阻尼减振特性。
本发明将橡胶与金属橡胶减振垫进行有机结合,使得本发明的减振垫具备了两者的功能,而且又比纯金属橡胶减振垫用料要少,价格也更加便宜,隔音减振效果好,适用性强,性价比高。
为进一步提升减振垫的减振效果,所述减振垫上下层上均匀开设有圆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垫上下层上均匀分布有2~4排圆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新型减振垫,所述减振垫为一种中空的圆台,所述圆台由上中下三层结构构成,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上下层和由金属丝橡胶材料制成的中间层。
为进一步提升减振垫的减振效果,所述减振垫上下层上均匀开设有圆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垫上下层上均匀分布有2~4排圆孔。
本发明还一种新型减振垫组,所述减振垫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减振垫,所述减振垫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由上中下三层结构构成,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上下层和由金属丝橡胶材料制成的中间层。
为进一步提升减振垫的减振效果,所述减振垫上下层上均匀开设有圆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垫上下层上均匀分布有2~4排圆孔。
使用减振垫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割使用,进一步拓宽了减振垫的使用范围,而且长条形减振垫组可弯曲成圈状,携带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减振垫,所述减振垫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1,所述圆柱体1由上中下三层结构11、12、13构成,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上下层11、13和由金属丝橡胶材料制成的中间层12,为进一步提升减振垫的减振效果,所述减振垫上下层11、13上均匀开设有圆孔2,所述减振垫上下层11、13上均匀分布有2~4排圆孔2,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层11、13各设计了两排圆孔2。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减振垫,所述减振垫为一个中空的圆台3,所述圆台2由上中下三层结构11、12、13构成,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上下层11、13和由金属丝橡胶材料制成的中间层12,为进一步提升减振垫的减振效果,所述减振垫上下层11、13上均匀开设有圆孔2,所述减振垫上下层11、13上均匀分布有2~4排圆孔2,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层11、13各设计了两排圆孔2。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标顶空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标顶空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5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驱动桥
- 下一篇:一种CVT进气通道、CVT及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