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窜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4115.6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邓慎恢;夏志富;田映春;闫彦;胡南坡;杜志宏;赵湘萍;杨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合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 |
地址: | 4100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窜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销售数据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窜货系统。
背景技术
窜货是指未经生产企业允许,经销商私自将货物转移至非属销售区销售,即生产企业发往A地的货出现在B地销售的现象。窜货多与低价销售关联,会导致该区域的市场价格混乱,影响市场正常秩序,从而损坏企业品牌形象,因此企业要严厉禁止经销商之间的窜货现象。
生产企业为了防止窜货,通常采用人工稽查、消费者反馈、限制供货等防窜货监控手段,效率不高且难以认定窜货数量、次数和范围,导致企业常处于被动状态。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生产企业都希望有自动化的技术,通过将产品信息赋予数字标识来自动上传产品最终流向信息,从而达到防窜货目的。中国专利CN201410351987.1提供了一种管材双码防伪防窜货方法,包括在管材上设置防伪编码、在外包装袋上设置物流条形编码;防伪编码按每根管材生成,其编码从左到右依次为随机编码、表示捆数的编码及表示每捆管材根数编码;物流条形编码按每捆管材产生,其编码从左到右依次为年、月、日、厂家代号、生产线号、班组、产品种类及捆数。每个物流条形编码关联若干个防伪编码,相互之间可以查询,通过物流条形编码或防伪编码都可以查询产品的生产及发货信息,方便客户及企业进行产品信息查询。
中国专利CN200710030247.8提供一种防窜货防伪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盒体上印有标识层,该标识层上制有防窜货识别标识,该标识层上还掩盖有一层油墨层,破坏该油墨层,影响销售,该油墨层为可逆温变消色油墨层。其使用方法包括下述要点:1.使用产品序列号作为防窜货识别标识;2.厂商记录所发货物的产品序列号首尾号码;3.请消费者在查伪时,同进告知供货商。
可以看出,现有的产品追溯仅限于可追溯查询到去向和产品的分布情况,但是并不能限制货物在发往地的销售。现有的自动化防窜货方法均针对生产、消费两个环节进行控制,而对窜货发生源头的分销运输环节没有任何监控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窜货系统,以解决不能对产品的分销运输环节进行窜货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窜货系统,包括步骤:
总公司在生产时给每个产品赋予一个唯一的外包装编码身份认证,同时将所有外包装编码数据录入系统,形成系统基础数据;外包装编码包括产品编码和外箱编码,产品编码由特殊编码规则组成;
总公司将该批产品发货至经销商时,会对所有需要发货的产品进行外包装编码扫码,记录产品所属的经销商;
经销商将产品发往零售商时,会对所有需要发货的产品进行外包装编码扫码,记录产品所属的门店;
在零售商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时,门店导购扫描产品外包装编码,系统核对该产品外包装编码是否与发货时所对应的门店或者经销商一致,如不一致则提醒可能为窜货产品,无法进行积分销售;
当经销商退货到公司时,公司会对所有退回产品的外包装编码进行数据分析;如发现所退回产品的外包装编码归属不是此退货经销商,则记录为窜货产品。
优选的,代理商发货至零售商时,扫描外包装编码至系统;系统核对该外包装编码是否与发货时所对应的代理商一致;不一致则记录为窜货;所述外包装编码包括产品编码和外箱编码。
优选的,零售商退货至代理商时,扫描产品编码至系统;系统核对该外包装编码是否与发货时所对应的零售商一致;不一致则记录为窜货;所述外包装编码包括产品编码和外箱编码。
优选的,系统将记录为窜货的外包装编码发送至总公司。
优选的,扫描外包装编码至系统,系统反馈与该外包装编码相关的货品信息,货品信息包括代理商、零售商、发货时间和退货记录。
优选的,系统记录各个代理商发货至零售商的发货数量和时间,并进行统计。
优选的,系统对各级代理商和零售商的销售量进行统计,该统计数据将窜货数量作为非正常数据排除在结果之外。
优选的,消费者扫描外包装编码至系统,系统反馈与该外包装编码相关的货品信息,则为正品;反之则为假冒商品。
优选的,所述外箱编码包括垛码或者箱码。
优选的,所述外包装编码为外包装编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关节处的创可贴
- 下一篇:具有电子解锁功能的医用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