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3712.7 | 申请日: | 201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0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12 | 分类号: | H01P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状波导管,属于波导管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波导管的作用主要是把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传输到工作空间,对工作空间的物品进行处理。由于微波的传输特性是直线型的,所以,为了使进入工作空间的微波能够充分地作用于物品,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常用四种方式来使微波更均匀地作用于物品:一是利用工作空间的内壁对微波进行反射,使微波能够从各个方向对物品进行照射;二是增加搅波装置,对波导管传出的微波进行折射,改变微波的传输方向,使微波充分地照射到物品上;三是使物品转动,如微波炉常采用转盘让物品转动;四是采用物品移动的方式,例如对木材、食品进行干燥杀菌的微波设备,通过输送带的机械运动来传输物品,在物品的传输过程中,实现微波对物品的照射。
但上述方式机械结构复杂,并且,不能根据需要,对一个物品的不同部位发送不同强度的微波能。
因此,需要寻找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且能够对物品的不同部位输送不同强度的微波能的微波输出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状波导管,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还能够对物品的不同部位输送不同强度的微波能的微波输出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导管,主要由主波导管1和微波发生器4组成,主波导管1包括与微波发生器4连接的引导部分和末端封闭的主干部分;在主波导管1的主干部分设有一个以上末端封闭的分波导管2;在主波导管的主干部分及分波导管的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微波输出孔3;微波发生器4产生的微波进入与其紧密连接的主波导管1中,在主波导管1和分波导管2中进行传输,然后从微波输出孔3射出;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微波输出孔,使微波可以向不同的方向传输。
所述的主波导管1的引导部分为喇叭形,与主干部分连接的位置直径最大。
在主波导管及分波导管上设置微波输出孔的数量、密度、朝向、孔径和形状,使微波按设定的方式向各个方向射出。
在主波导管1内壁设有反射片。
在分波导管2内壁设有反射片。
有益效果
1、主波导管包括引导部分和末端封闭的主干部分,在主波导管的主干部分设有一个以上末端封闭的分波导管,可根据需要在主波导管及分波导管上设置微波输出孔的数量、密度、朝向、孔径和形状,使微波按设定的方式向各个方向射出,真正做到能够对物品的不同部位输送不同强度的微波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波导管,主要由主波导管1和微波发生器4组成,主波导管1包括与微波发生器4连接的引导部分和末端封闭的主干部分;在主波导管1的主干部分设有一个以上末端封闭的分波导管2;在主波导管的主干部分及分波导管的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微波输出孔3;微波发生器4产生的微波进入与其紧密连接的主波导管1中,经过主波导管1内壁的折射作用,一部分从设在主波导管上的微波输出孔射出,另有一部分微波进入分波导管2中,继而在分波导管2中进行折射,微波遇到微波输出孔3就会向外射出。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在主波导管及分波导管上设置多个微波输出孔,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微波输出孔,使微波可以向不同的方向传输;通过设置微波输出孔的孔径、密度,实现对物品的不同位置,输出不同强度的微波。即采用本发明的波导管,能够根据需要在主波导管及分波导管上设置微波输出孔的数量、密度、朝向、孔径和形状,使微波按设定的方式向各个方向射出,真正做到能够对物品的不同部位输送不同强度的微波能。
所述的主波导管1的引导部分为喇叭形,与主干部分连接的位置口径最大。
在主波导管1内壁设有反射片,以帮助微波射向需要微波输出的位置。
在分波导管2内壁设有反射片,以帮助微波射向需要微波输出的位置。
微波输出孔的形状可以自由设置,即可以是圆形的、长方形的、菱形的,也可以是多边形。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3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