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2906.5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明;赵掌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9/60 | 分类号: | B01J49/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树脂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IONRESIN)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的杂质接近饱和状态,就要进行再生处理,用化学药剂将树脂所吸附的离子和其他杂质洗脱除去,使之恢复原来的组成和性能。
在实际运用中,为降低再生费用,要适当控制再生剂用量,使树脂的性能恢复到最经济合理的再生水平,通常控制性能恢复程度为70~80%。如果要达到更高的再生水平,则再生剂量要大量增加,再生剂的利用率则下降。本专利发明了一种相对费用较低的再生方法,再生水平高,再生液用量少,再生液利用率高,再生费用低。
树脂的再生应当根据树脂的种类、特性,以及运行的经济性,选择适当的再生药剂和工作条件。树脂的再生特性与它的类型和结构有密切关系。强酸性和强碱性树脂的再生比较困难,需用再生剂量比理论值高相当多;而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则较易再生,所用再生剂量只需稍多于理论值。
树脂再生时的化学反应是树脂原先的交换吸附的逆反应。按化学反应平衡原理,提高化学反应某一方物质的浓度,可促进反应向另一方进行,故提高再生液浓度可加速再生反应,并达到较高的再生水平。
目前国内树脂再生普遍采用2-3倍树脂体积的再生溶液,以2-3倍树脂体积60-80min通完,然后用纯水的相同流速(慢速淋洗)30min之后,加大流速(6BV/h)快速淋洗至出水PH至6-7为止。
此再生工艺再生液用量大,且只有正洗,没有反洗,再生效果一般,再生液效率低下,且再生后用大量纯水冲洗,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使再生费用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所述再生方法将再生液分为浓液和稀液,可有效的节约再生液的用量,有效降低再生费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反洗
将稀再生液从离子交换树脂柱底部通入,对其内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反洗,浸泡25~35分钟后,柱体内稀再生液转化为浓再生液,用压缩空气排出所得浓再生液至浓液收集槽,所述稀再生液进液流速为2~4BV/h,稀再生液用量为1倍床体;
2)正洗
将10%稀硫酸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顶部通入,进液流速为1~2BV/h,所述10%稀硫酸用量为1倍床体,所述稀硫酸在柱体内转化为稀再生液,排出至稀液收集槽,并排空残余液体,完成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进一步,步骤2)中稀液收集槽内收集的稀再生液可用作离子交换树脂的后续再生,方法如下:将所述稀再生液从离子交换树脂柱底部通入,进液流速为2~4BV/h,稀再生液用量为1倍床体,浸泡30分钟后,用压缩空气将所述稀再生液排出至浓液收集槽。
另,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类型为D001(732)大孔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离子交换树脂量为柱容积的60%。
另有,所述离子交换竖直柱的尺寸为高3~4m,直径为1~3m。
优选地,所述离子交换竖直柱的尺寸为高3m,直径为1.2m。
再,所述再生液为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液。
再有,所述稀再生液为铜离子含量小于2g/L的再生液。
且,所述浓再生液为铜离子含量大于20g/L的再生液。
另,步骤2)中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的残余液体通过压缩空气排空。
其中,所述床体为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离子交换树脂的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再生液根据浓度不同,分为浓液和稀液,用稀再生液进行反洗,稀再生液在离子交换树脂柱内转化为浓再生液,浓再生液排出至浓液收集槽内回收;用稀硫酸进行正洗,稀硫酸在离子交换树脂柱内转化成稀再生液,稀再生液可作为下次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用,再生液的用量减半,且针对D001(732)大孔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针对性强,再生效率高,离子再生树脂恢复程度高达80~90%,再生液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再生费用明显降低,且树脂性能恢复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反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2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失活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