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增进夫妻感情的药物及其配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72852.2 | 申请日: | 2015-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日 |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K9/14;A61P15/00;A23L2/52;A23L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进 夫妻感情 药物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来说是一种可以促进夫妻性生活和谐、增进夫妻感情的药物。
背景技术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婚姻是否幸福,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安定。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在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追求能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美满姻缘。但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思想开放的时代,婚姻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对于婚姻感情危机而言,性生活不和谐往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促进夫妻性生活和谐、增进夫妻感情的药物,同时提供一种配制该药物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增进夫妻感情的药物,其组分为蝗虫粉100%,所述蝗虫粉采用正在交配的雌雄蝗虫配制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蝗虫为中华稻蝗或东亚飞蝗。
上述药物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正在交配的雌雄蝗虫用开水烫死,并清洗干净;2)将清洗后的蝗虫放在铁锅上用文火烘焙;3)将烘焙后的蝗虫用粉碎机研成粉末;4)将研制好的蝗虫粉密封贮存。
优选地,文火烘焙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10-20分钟。
上述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口服。可将上述蝗虫粉泡入水中或饮料中饮用,或者与其它食物混合后进行食用。
中国传统中医学自古就形成了“以形补形”的医学理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药物采用了正在交配的雌雄蝗虫配制蝗虫粉,用来增进夫妻感情,正是利用由于蝗虫的特性来补人体的不足。蝗虫不同于其它动物,它没有发情期,在任何时候都充满性欲和情感可进行交配,每次交配的时间都长达2小时以上,并且间隔几分钟又可重新交配,这样周而复始,有时可持续1-2天,而人的性爱时间只有2-10分钟左右,且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爱或想着做爱。同时,蝗虫有了性伴侣之后再不会去寻找其它异性,它们情感专一,雌雄蝗虫形影不离,双飞双栖。性和情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的性爱,可以使夫妻感情经久不衰。
传统中医学的“以形补形”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动物的五脏六腑来促进人体相应器官的康复,增强其功能,或者治愈疾病。当今民间常见的说法如:吃鱼眼明目、喝鱼头汤治头晕、吃猪脑补脑、吃猪肺止咳、吃猪心治心慌、吃猪肚治胃病、吃猪腰子补肾、吃动物鞭壮阳、吃猪蹄增脚力、吃猪血补血,喝虎骨酒壮筋骨等。这种以动物脏器来调补身体的方法,来源于中医治疗学中的食疗法。
“以形补形”历史悠久,早在周代时已设“食医”,以专门研究食疗治病。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内经》中已有“五畜为益”的记载,就包含应用五畜的内脏器官补益身体,辅助治病的意思。其后成书于公元1~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了数十种动物脏器药物。如“主恶疮痈肿”的鹿角,“主目热赤痛”的鲤鱼胆,治阳萎不起的狗阴茎等等,这些脏器药物的主治功效,已被临床证实是正确的,至今仍被沿用。
“以形补形”这种观念在出土医学文献中也有体现。《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载:“取蜂房中子、狗阴,干而冶之,以饮怀之,怀子产男。”认为孕妇以雄犬生殖器官煮汤饮用能生男孩子,体现出饮食与后代性别上的联系。又《十问》载:“接阴将众,继以飞虫,春雀圆骀,兴彼鸣雄,鸣雄有精,诚能服此,玉策复生。”是说食用雄鸡睾丸可以壮阳。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獭肝、牛肚、羊胆等动物脏器治疗急性热病,猪肤汤治下痢,猪胆汁导法治热病津液内竭,白通加猪胆汁汤急救下痢脉微重症,确实独具匠心,胆识过人,堪称最早创立动物“以脏治脏”疗法的先驱。
唐时被尊为“药王”的杰出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应用动物脏器防治疾病,颇有发挥,他最早提出“以脏治脏”。书中详细而系统地列述了大量动物脏器的。主治功效,并介绍了一些简、便、验、廉的方剂,如最早提出用猪肝治疗夜盲,用羊甲状腺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这比欧美各国用此法要早一千二百多年。
《千金要方》“鸟兽”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野马阴茎“主男子阴痿缩,少精”,狗阴茎“主伤中,丈夫阴痿不起”,狐阴茎治“小儿阴颓卵肿”,狗脑“主头风痹”等。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也记载了不少用动物脏器医病的方剂。其中“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杀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脑浆敷于被咬处,体现了一种“以毒攻毒”、“解铃系铃”的思维方式。
宋代时应用动物脏器防病治病已经相当普遍了。元时忽思慧著《饮膳正要》创制了大量药膳合一,疗效卓著的动物脏器食疗方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日,未经朱志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2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