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吸盘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2369.4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牛彦强;周其;王丰;王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9 | 代理人: | 宋巧丽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吸盘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吸盘机构。
背景技术
建筑板材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建筑行业等领域。目前建筑板材通常由板材生产线制作完成。在建筑板材生产线的很多生产环节中,需要人工搬运或移动建筑板材,这就使得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增加,同时还不利于建筑板材质量的控制。
为弥补上述板材生产线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板材生产线上设置真空吸盘,通过真空吸盘实现对建筑板材的搬运、移动。相较于人工搬运建筑板材,真空吸盘搬运建筑板材的效率大幅提升。但由于建筑板材的表面并不是平整光滑的,故真空吸盘不能很好的与建筑板材的表面接触,这就容易造成动力损耗,搬运或移动失败而造成板材损坏,从而影响板材生产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动力损耗、避免板材搬运或移动失败而造成板材损坏的风力吸盘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风力吸盘机构,包括主支架、动力传输组件、齿轮传动组件和吸盘;
所述主支架包括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
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单元,每个所述齿轮单元包括两个齿轮、两根齿条和一根齿轮安装轴承;所述两个齿轮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横梁上,每个齿轮与一根齿条啮合,所述齿轮安装轴承与所述纵梁平行,且其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主支架上的升降电机、与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万向节与两个齿轮单元的齿轮安装轴承连接;
所述吸盘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两个齿轮单元中的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吸盘顶部设有风管接口,所述吸盘的吸合面设有密封带。
优选地,所述密封带为PE密封带。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带为PVC泡棉密封带。
优选地,每根所述齿轮安装轴承的中间位置设有轴承座,所述万向节的端部通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齿轮安装轴承传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吸盘包括方形框架及覆盖于所述方形框架外围的钢板罩壳。
优选地,所述密封带粘贴于所述吸盘的吸合面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的风力吸盘机构依靠齿轮传动组件的传动压力、吸合面的密封条和吸盘内部产生的负压完成对建筑板材的抓取,能够避免建筑板材在搬运或移动过程中由于吸力不足或受力不均匀而造成板材损坏现象的产生,进而减少动力损耗,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自动化生产。同时本申请中,风力吸盘机构的吸盘的方形框架大小,吸盘所使用的风力及压力还能够根据建筑板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风力吸盘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风力吸盘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中的风力吸盘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风力吸盘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风力吸盘机构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风力吸盘机构包括主支架1、动力传输组件、齿轮传动组件和吸盘2。
具体地,主支架1包括两根横梁10和两根纵梁11。两根横梁10和两根纵梁11交替连接构成中空的方形架。
齿轮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单元。每个齿轮单元包括两个齿轮3、两根齿条4和一根齿轮安装轴承5。每个齿轮单元中,两个齿轮3分别设置在两根横梁10上。两个齿轮3和两根齿条4配合,即一个齿轮3与一根齿条4啮合。齿轮安装轴承5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齿轮3传动连接,且齿轮安装轴承5与纵梁11平行。优选地,两个齿轮单元中的四个齿轮3的中心连线构成方形。本申请中对于齿轮固定于横梁10上的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凡是能够将齿轮固定于横梁10上的固定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2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七连杆并联捏握复合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