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挂钩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72169.9 | 申请日: | 2015-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山;魏明伟;郭俊斌;段洪斌;涂自然;彭艳波;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D1/36 | 分类号: | B60D1/36;B60D1/24;B60D1/5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自动 联接 装置 挂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联接工位器具车和电瓶牵引车的机构,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挂钩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轻客白车身的转运过程中,载有轻客白车身的工位器具车和牵引车的联接,主要靠工人手动挂钩子或者插入销轴。在实际的生产中,每次物流均频繁地挂车和去掉挂钩,这样,不仅工作量大,需要频繁的体力劳动来挂车,而且也极不方便,效率非常低下。同时,在地面不平或在转运过程中有震动时,挂钩容易脱开,极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安全事故和白车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手动挂接且可减小震动产生的影响的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挂钩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挂钩机构,包括联接螺母和壳体,所述联接螺母的联接端插装水平铰接在工位器具车上的连接座内,所述连接座内设有渐开线槽,所述联接螺母的联接端安装有可伸缩的振动滚轮,所述振动滚轮滚动支撑在所述渐开线槽内,所述壳体的对接端设有与所述联接螺母的对接端相配合的内导向锥面,所述壳体内分别安装有与所述联接螺母相配合的联接螺杆和用于驱动所述联接螺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周向限位轴向活动插装在所述联接螺杆的联接端内,所述联接螺杆的对接端朝向所述联接螺母的对接端。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相互配合的联接螺母和联接螺杆自动联接,从而实现了工位器具车和牵引车的自动联接;同时,通过在联接螺母的联接端安装可伸缩的振动滚轮,并在连接座内开设用于支撑导向振动滚轮的渐开线槽,这样可减小运输过程中震动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安全事故和白车身损坏的发生概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联接螺杆的外壁中部设有限位凸环,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限位凸环的两侧分别设有联接到位限位开关和脱开到位限位开关,所述联接到位限位开关和所述脱开到位限位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加设的限位凸环配合联接到位限位开关与脱开到位限位开关,可实现联接螺母与联接螺杆之间对接与脱开的自动控制,无需人工介入判断联接螺母与联接螺杆之间是否联接到位或脱开到位,从而更进一步地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所述联接到位限位开关和所述脱开到位限位开关的位置开设有检修口。加设的检修口方便了联接到位限位开关与脱开到位限位开关的日后维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检修口处安装有限位开关护罩。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凸环与所述壳体对接端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通过在限位凸环与壳体对接端的内壁之间压缩弹簧,这样,一方面能保证联接螺母与联接螺杆联接到位后,联接螺杆不会在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发生水平滑动,从而保证了车辆运输时的平稳性,另一方面能保证联接螺母与联接螺杆在脱开时能完全分离。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的转轴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蜗轮的转轴另一端周向限位轴向活动插装在所述联接螺杆的联接端内,所述第一蜗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当然,也可采用其他驱动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蜗轮的转轴通过限位方形滑块滑动插装在所述联接螺杆的联接端内。通过限位方形滑块限制联接螺杆与第一蜗轮的转轴之间的相对周向运动,这样能通过限位方形滑块将第一蜗轮的转轴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联接螺杆上,进而实现了联接螺杆与联接螺母之间的对接;同时,通过将联接螺杆设计成可在第一蜗轮的转轴上轴向滑动,这样,可在不移动牵引车和工位器具车的情况下,实现联接螺杆与联接螺母之间的对接,从而简化了操作,使得本联接装置使用更方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第一蜗轮的转轴中部的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蜗轮的转轴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通过在壳体内对应第一蜗轮的转轴中部的位置加设支撑板,这样能保证第一蜗轮的转轴旋转更平稳,从而使得本联接装置运行时更平稳、更可靠。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拼接而成,所述前壳和后壳的拼接面位于所述支撑板处。通过将壳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这样便于第一驱动组件和支撑板的安装和维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联接螺母的联接端内设有容纳所述振动滚轮的伸缩腔,所述振动滚轮包括滚轮座和滚轮本体,所述滚轮本体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滚轮座上,所述滚轮座通过弹簧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伸缩腔内,所述滚轮本体滚动支撑在所述渐开线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2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