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模型多功能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71203.0 | 申请日: | 2015-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曹洪明;陈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9B2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模型 多功能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力学模型教学及试验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结构模型多功能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桁架结构建筑及结构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更好的对该类结构进行学习及研究,往往需要通过借助专用的加载装置试验模具进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前的用于加载装置其结构构成相对复杂,且应用灵活较差,因此一方面造成了加载装置使用操作较为困难,数据测量精度也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前的加载装置的适用性较差,适用范围较窄,不能有效的对多种桁架结构进行模拟,因此给当前的桁架结构教学及模拟研究工作造成了较大困难,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加载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模型多功能加载装置,该发明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使用灵活方便,从而可极大的提高设备是使用及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另可有效的提高相关数据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模型多功能加载装置,包括底座、斜撑机构、竖杆、钢套杆、工作台板、轨道板、伸缩杆、仪器定位槽,其中底座包括至少一个立方体框架结构,底座上表面设连接导轨,并通过连接导轨与工作台板滑动连接,竖杆共四根,并呈矩形结构垂直安装在底座上,钢套杆数量与竖杆一致,并分别套接在竖杆上,并与竖杆滑动连接,竖杆和钢套杆共同构成测量机构,斜撑机构至少两个,并环绕测量机构对称分布,斜撑机构另通过连接座与底座及竖杆铰接,斜撑机构包括侧梁、滑轮、滑轮杆及U型滑块,其中侧梁共两条并平行分布,侧梁末端与连接座铰接,滑轮杆至少两根且平行分布,滑轮杆两端均与U型滑块连接,U型滑块另与侧梁滑动连接,滑轮杆上另设至少两个滑轮,轨道板至少两条,其中一条安装在测量机构侧表面,另一条安装在测量机构顶部端面,轨道板两端分别与钢套杆连接并与工作台板平行分布,其中位于测量机构顶部端面的轨道板另与测量机构顶部端面中线重合,伸缩杆通过滑槽与轨道板滑动连接,每条轨道板上均设一条伸缩杆,且伸缩杆均分布在其所在的测量机构表面的中线上,其中位于测量机构侧表面的轨道板上的伸缩杆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其末端位于测量机构内部并与仪器定位槽连接,位于测量机构顶部端面的轨道板上的伸缩杆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其末端位于测量机构内部并与仪器定位槽连接,且测量机构侧表面上的伸缩杆与测量机构顶部端面上的伸缩杆末端交点位于测量机构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立方体框架结构时,则相邻的立方体框架结构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台板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座包括连接板、铰接轴及定位机构,其中铰接轴及定位机构均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呈“L”型结构,并分别与底座及竖杆连接,铰接轴及定位机构均与斜撑机构的侧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机构为棘轮、定位销及定位槽结构。
本发明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使用灵活方便,从而可极大的提高设备是使用及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另可有效的提高相关数据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1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位姿模拟试验台
- 下一篇:放大率法测焦距的光具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