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0718.9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泉;周培祥;杨建军;付鹏;刘世模;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排气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
背景技术
排气系统的尾管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尾气导出至大气中。按照结构可分为单层和双层结构,单层尾管不够美观。而双层尾管不仅可以将尾气导出,还可以给整车提供美观的造型。
目前的汽车装饰尾管内外层出口端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内外层不接触的方式,这种结构因四周间隙不易保证均匀,外观不美观;第二种,内层扩口,与外层满焊,存在焊接和打磨抛光耗时,成本高的缺点,同时只适合于圆柱形易于配合的尾管;第三种,内层插入外层卷边内,插入处局部焊接2-4段,因有焊段,致使装饰尾管存在外观不美观瑕疵,如不焊接,因受钣金零件成型尺寸精度影响,内外层不能精密配合,易产生振动异响,客户不满意该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包括:第一内套管、第二内套管、外套管;
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依次连接,二者内部腔体彼此连通,第一内套管远离第二内套管一端设有固定卡箍,第二内套管远离第一内套管一端具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内径从靠近第一内套管一端向远离第一内套管一端逐渐增 大,第二内套管所述矩形开口外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衬垫,至少一个第一衬垫在所述连接部周围形成环形衬件结构;
外套管内壁形状与第二内套管开口形状匹配,外套管一端具有从开口外缘向开口内弯曲的环形弯折部,所述环形弯折部与外套管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衬垫,所述第二衬垫位于环形弯折部靠近外套管一侧;
第二内套管的连接部一端可从外套管远离环形弯折部一端开口插入外套管内,并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环形卡槽内,且所述环形衬件结构抵靠所述环形卡槽内壁,并且所述环形衬件结构位于第二衬垫靠近所述环形卡槽底部一侧。
优选地,包括多个衬垫,多个衬垫在所述连接部外周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衬件结构采用一体形成的第一环形垫。
优选地,环形弯折部远离外套管内壁的一端设有向所述内壁延伸的环形限位部,第一环形垫抵靠所述环形限位部。
优选地,第一环形垫厚度均匀。
优选地,第一环形垫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之间形成环形凹槽,连接部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两侧分别抵靠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
优选地,第一环形垫采用陶瓷纤维纸制成。
优选地,所述环形卡槽内壁设有多个限位凸起,多个限位凸起位于环形卡槽两侧且沿着第二内套筒插入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凸起从所述环形卡槽内壁伸入第一环形垫内。
优选地,第二衬垫采用第二环形垫。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套 管和第二内套管,第二内套管外部套设有外套管,第二内套管远离第一内套管一端具有内径逐渐增大的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外周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外周设有环形衬件结构,外套管一端开口内周设有环形弯折部,所述环形弯折部与外套管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卡槽,第二内套管的连接部一端可从外套管远离环形弯折部一端开口插入外套管内,使得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环形卡槽内,且所述环形衬件结构抵靠所述环形卡槽内壁。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汽车排气管的尾管组件,工艺简单,结构设计合理,尾管的可视面无焊接焊缝,通过设置陶瓷纤维纸制成的第一环形垫,环形第二内套管卡入外套管的环形卡槽内,第一环形垫在连接部和环形卡槽之间发生形变,填充二者之间的间隙,从而消除车辆行驶时由间隙引起的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排气管尾管组件,包括:第一内套管1、第二内套管2、外套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0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动力外置列进式冷却机
- 下一篇:中高温两用台车式加热炉